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形势、特征和预测

来源 :2012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2012年天灾预测汇编》指出,2013年和2026年太阳黑子峰年和2022年太阳黑子顾念可能爆发流感流行。通过对流感爆发流行的形式及特征进行介绍,分析了流感爆发预测的难点及历史数据,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流感大流行和严重低温冻害的前期特征,所以,准确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对防灾减灾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2012年10月25日,《中国网》等主流媒体漫天铺地转载《5000科学家抗议意大利判地震专家有罪中国专家签名》。报道称:“此判决立即在国际科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各国科学界人士纷纷出来谴责。法国媒体称,目前已有超过5000名科学界人士向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发出公开信,谴责这一判决。”美联社22日援引一位被告的辩护律师的话称,这一判决将令意大利从事自然灾害防护工作的专家不寒而栗,这些专家以后可能会因为害
笔者认为,作为物质质量存在的事实,预言质量粒子是现代西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果。“希格斯玻色子”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具有结构层次的电子、中质子、元素物质外围有效磁场(能量)范围的大小。所谓“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并不符合希格斯理论机制,将物质层次间演化现象当作希格斯玻色子来解释,是对物理学理论发现再设置了一道巨大障碍。因为高速电子与电子相撞击,只能撞击出电子的结构来,而非质量无中生有的出现,这是必须符合物质
文章介绍了2012年对黑龙江垦区及国家进行的4项气候预测服务,并对这4项预测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分析了预测中的失误及教训,并对2013年4至8月各月降水趋势分步进行预测:2013年农作物播种与发育成熟期内,全省性大范围多雨成涝的机遇小,相反,缺水干旱的可能远大于水涝;2013年4-8月缺雨最重的地区很可能是以伊春至尚志一线以西地区,以东各市县很可能形成中或小片多雨区从4月至8月逐月由牡丹江地区向建三
《时空数理信息法》用“卦象定性,卦数定量”确定“三要素”已经使用22年了。经全球性灾害预测,屡测屡验。以2012年奥运会、残奥会金牌预测、2012年天灾预测与实况接近以及三峡水库短期洪水预报精度达99.7%,表明《时空数理信息法》不仅用于长期预测,更能用于超长期预测。
2012年9月28日中国气象报载文指出,国家气候中心用“湿”、“多”、“强”、“怪”等字来概括当年汛期降水的异常特点,本文仅就上述天气气候特点,根据2012年我国夏季(6-8月)主要降水实况和笔者今春制作的我国中东部(105°E以东)夏季降水趋势气候预测进行初步检验评估总结。
本文将“2012年福建省汛情展望”与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前九个月发生的汛情实况进行对照校验,认为“展望”与实况吻合好,是成功的一次尝试。指出,2012年出现的汛情实况较为罕见,尤其台风热带风暴生成数量既多且怪,移动路径尤为特别;2012年生成的台风,移动路径与西太平洋付热带高压西伸北挺及其引导气流有关,应加以总结研究;西南印缅输入的水汽少与印缅低压轴向向北伸展有关;2012年雨量偏少,持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从2011年1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期间,全球发生7.5级以上的大地震有2012年3月21日墨西哥7.6级,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和8.2级巨大地震,8月31日菲律宾群岛附近海域7.6级,9月5日哥斯达黎加7.9级,10月28日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7.7级,共6次大地震.地震发生前运用"磁暴月相二倍法"进行地震的短临预测,在时间与震级上有较好的对应.现
笔者结合大地震的组合周期,大地震的迁移方向和磁暴月相二倍法预测:2001年11月22日±6天,在新疆及其边邻地区(北纬46.5度,东经85.0度或北纬40.0度,东经90.0度为中心300公里范围内)可能发生一次8级左右的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北纬36.2度,东经90.9度)发生了一次8.1级巨大地震。这次实际发生的地震与预测发
2012年1月,笔者用全新的《全球地震天象干支序列预测图谱》对2012年中国地区强震做出年度中期预测意见,并于2月10日将预测意见填报了《黄皮书》。《图谱》预测始终恪守三大理论观点:耿庆国教授创建的早震理论;翁文波院士创建的信息预测理论;李德威教授提出的《地震流体成因》理论。同时将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综合交叉起来,确保预测概率提高。以云南宁蒗和云南彝良两震为例,充分体现三大理论对中期地震预测的支撑。
5天以上的大晴天,并出现以下信息,可发临震警告:气温昼夜差达超标准18℃;夜间气压偏低,低温多为负距平;湿度偏低,白天小于30、甚至于20,夜间小于50、甚至于40;紫外线特强,正距平,在无云变化状态下,波动起伏较大、较频。其中紫外线异常具有决定性意义。指出地震震前的气象热兆,可作为强震临震信息指标,最后的判定要依据紫外线异常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