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对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Toll样受体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三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分离株GX-YL5 人工感染健康非免疫雏鸡后不同时间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与天然免疫相关的Toll 样受体TLR2、TLR3、TLR6 和TLR7 的mRNA转录水平和IBV载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感染早期(14DPI 前)鸡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TLR2、TLR3、TLR6 和TLR7 的mRNA 表达水平在大部分时间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气管黏膜TLR2、TLR3、TLR6 和TLR7 整体上比哈德氏腺上调表达明显。
其他文献
在哺乳动物上,TLR7是一种膜结合受体,可以识别抗病毒蛋白和单链的RNA,进而参与抗病毒(如:流感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该受体是否存在于鹅上,是否像哺乳动物上的TLR7一样可以识别流感病毒.本研究利用哺乳动物和鸡中已报道的TLR7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寻找功能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PCR获得TLR7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经研究,鹅TLR7编码区全长序列
会议
从2002年起,H5N1禽流感病毒开始对水禽产生致病性,这是极不寻常的,是对正常的生态环境的破坏.2005年,在中国西部的青海省青海湖爆发的H5N1禽流感可以对多种水禽致死.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主要取决于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反应的后果.
会议
MDVs of different serotypes we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vectors for polyvalent vaccines.
会议
用RT-PCR方法扩增了7 株分离自江苏地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7株病毒NA 基因同源性为86.0%~99.6%,其中5株分离自鸡的毒株属于h9.4.2分支,2株分离自鸭的毒株属于h9.4.1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5株鸡源分离株NA基因在61~63位缺失了3个氨基酸,2株鸭源分离株NA 基因在39~40位缺失了2个氨基酸.
会议
对云南省两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 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 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 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新城疫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sota 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9.4%-99.6%,与F48E9 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9.0%-89.1%.
为正确认识鸽源新城疫病毒(NDV)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以便于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控.本研究对从发病鸽群中分离鉴定的一株NDV(Pigeon/China/SDS/201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igeon/China/SDS/2011基因组长度为15192nt,具有NDV 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112RRQKRF117.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igeon/China/SDS/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能导致大多数禽类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禽类传染病。本研究根据GenBank 公布的LaSota 和GM 株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V 和W 基因通过融合PCR 获得NDV疫苗株LaSota 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构建
会议
将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La Sota 病毒用有限稀释法接种鸡胚进行纯化,连续传代五次后筛选到一株高血凝效价的纯培养克隆株,命名为La Sota C5,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克隆株与亲本株在生物学特性与基因序列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参照La Sota C5 株全基因序列单酶切位点,用RT-PCR 的方法将基因组分8段扩增,按照病毒基因组的结构顺序,将克隆片段定向插入到TVT 转录载体中,成功构建含有病
IFN 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IRF)家族在IFN 的诱导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来研究表明IRF-7是诱导IFN表达的最主要的调节因子。病毒dsRNA可被宿主特定的Toll 样受体识别,由IRF3和IRF7介导产生干扰素,在宿主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宿主又可利用NF-κB信号通路控制的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感染。
会议
本研究旨在研究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对于鸭的致病性,以明确鸭在NDV 流行病学中的作用.选取两株鸭源基因Ⅶ型NDV 流行株,以0.2 和0.5ml 剂量分别通过滴鼻或肌肉注射对商品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同时用0.1ml 剂量通过滴鼻感染SPF 鸡.试验结果发现SPF 鸡用两株NDV 攻毒后表现气喘、流涎和拉绿色稀粪等症状,并于3-6 天100%发病死亡,而实验鸭用两株NDV 攻毒后未见明显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