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方法及应用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40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检验土地整理项目成效,指导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某土地整理项目的实例研究,建立了一套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具有较为显著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3.8级(1~5级)。该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土地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状况。
其他文献
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烷硫基化衍生试剂和加入量等因素对DA(二苯氯胂)和DC(二苯氰胂)烷硫基化衍生效率的影响,获得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甲醇,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min,衍生试剂为1-丁硫醇及其加入量为50μL 对10μg DA或DC;以甲醇为溶剂,提高了DC的衍生效率,获得了与DA接近的衍生效率;对固体废渣中DA和DC的提取溶剂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的固体
以平顶山白龟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域布设了10个采样点,共采集29个沉积物样品,对其全碳(TC)、有机碳(TOC)、有机氮和全氮(TN)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研究区域内沉积物有机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同时对湿地有机质来源进行简单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TOC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0.005178%~9.602%,平均为2.733%,TN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0.01450%~0.2761%,平均为0.1
本篇文章是通过实验手段对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产生的生物残渣,进行旱田作物的肥效实验.本实验采用非完全设计将实验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处理小区,每个处理小区按不同的残渣和化肥施用量进行设置,通过两年旱田作物的产量统计数据和田间作物生长性状调查,探索确定生物残渣最佳施用量.
论文在1023K恒温条件下,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催化气化—改质实验研究,探讨了水蒸汽添加、氧气供应等操作要素对城市垃圾向H2、CO等有效气体组分转化的影响,评估了Ni基催化剂对分解焦油、促进H2、CO等气体组分生成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利用气化—改质技术,可以从生活垃圾中制造出富含H2、CO清洁合成气,改质过程中,合理利用Ni基催化剂、并导入适量水蒸汽及氧气,可有效分解焦油、提高H2及CO收率.在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还是以填埋方式为主,后患无穷。因此,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面临新挑战,首先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才能有序地开展该项工作,迎接新挑战。
本文首先对各行业对SO2浓度高低的界定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然后针对高浓度SO2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活性炭法脱除的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是:在反应器内径为28cm,床层高度为30cm,柱状活性炭的装填密度为0.433g/cm3,床层温度为80℃,增湿温度为60℃,体积空速为500/h的条件下,活性炭脱除烟气中SO2的极限浓度为18000mg/m3;其优化的操作条件为:床层温度和增湿水温度同时
利用手持式尾气分析仪,结合双怠速检测法,分别在低怠速冷启动、低怠速热启动和高怠速热启动3种不同工况下,对在用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气中常规组分(CO、CO2、O2、NO、H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工况下,柴油车排放的HC、CO均显著低于汽油车,NO的排放则可能受发动机和使用年限的影响较大,没有显著的规律;柴油车排放的O2则显著高于汽油车,这是由于柴油机是稀混合燃烧,使得过氧量大;加装尾气催化
为合理使用资源和减排温室气体,合成氨液氮洗驰放气经变压吸附提纯而获得高纯度CO;该高纯度CO作为碳一化工的合成原料。本文针对吸附穿透情况、再生解吸情况、吸附温度的影响以及产品气CO纯度和CO同收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U-1吸附剂对CO的动态吸附最较大、而对N2,CH4,H2的动态吸附量很小,增大原料气流最,使得停留时间缩短,则原料气各组分的穿透点提前,吸跗量下降;穿透曲线达到穿透
本文结合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特点,提出适合山西省的大气环境容最核定过程。同时提出了各污染源的污染物分配方案。即通过对A-P、A-S得出A-P-S的分配方法。同时把污染源的分配结果带入到相应的大气模型进行验证,在满足控制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下,得出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即为目前各污染源的控制排放量。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的总和既为总量控制目标,相应的经过A-P-S分配及模型验证的结果即为各污染源的控制目标的
采用盆钵实验法,对六种蔬菜町食部位对土壤Cd、Pb的吸收富集能力进行研究;并以番茄为模式作物进一步研究了同一作物不同部位对土壤铅镉的吸收累积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以下几点。(1)不同作物可食部分埘镉的富集能力为:青菜>萝卜>莴苣>四季豆>黄瓜>番茄,差异显著。Cd在番茄体内不同器官的分布规律为:根≥叶>茎>果实。(2)不同作物可食部分对Pb的富集能力为:青菜>四季豆、萝卜>黄瓜>番茄、莴笋。Pb在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