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孔隙的动态变化特征

来源 :2015年土壤物理学进展与水土资源保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WRC)反映了土壤含水量与水分能量之间的关系。在田间条件下,SWRC 受土壤质地、结构和孔隙等物理特性综合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结构和孔隙特征。
其他文献
土壤可蚀性因子是计算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以陕西九个地区的土壤资料为基础,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Version 2)、侵蚀生产力影响模型EPIC(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中可蚀性因子K 值
生物碳不仅能够改良土壤、降低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去除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新型吸附剂。本研究将探讨在不同条件(离子组成、离子强度、pH)下,啶虫脒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别在石英砂和生物碳改性多孔介质中的运移。
本研究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七个试验处理(A1,对照,不施紫云英和化肥;A2,不施紫云英,100%化肥;A3,紫云英+100%化肥;A4,紫云英+80%化肥;A5,紫云英+60%化肥;A6,紫云英+40%化肥;A7,不施化肥,仅施紫云英。),以探索施用绿肥的情况下减少化肥施用对土壤持水与供水能力的影响。
Extensive efforts in the past have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human microbial pathogens in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s.
针对喀斯特坡面地表径流少、水分去向不明的问题,在典型喀斯特坡面开挖深入表层岩溶带底部的断面,通过对断面以上的坡地(19.6m2)进行考虑雨强(40mm h-1 和120mm h-1)和前期含水量(干燥和湿润)双因素两水平组合下的4 场次模拟降雨实验,初步探明了喀斯特坡面地上、地下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水流动态过程以及水力参数的尺度提升问题一直是非饱和带土壤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近几十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应用一种数值多尺度方法对一维和二维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进行了尺度提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θ(h)和导水率函数K(h)是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两个基本水力参数,其准确获取是一个共性难题,在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中多被当作常数或不随时间变化,然而在红壤区雨季严重的水蚀导致坡地表土水力性质随时间显著变化,研究表土水力性质的时间异质性对土壤水分模拟效果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剖面土壤水信息对于理解农田土壤中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过程非常关键,但是,精确的土壤水分数据特别是较深土壤层数据的获取费时费力。借助时间稳定性分析,是否可以实现基于浅层数据预测深层土壤储水量信息尚不清楚。
黄土高原沟道纵横影响坡面水循环和流域水资源利用,沟道土壤水分效应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水资源管理和植被合理建造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内和国际上对治沟造田和填沟造地的关注显示,有关沟道水文环境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亟需提高。
采用野外实时监测的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约30.4%-36.7%的径流深集中在开花下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