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冬季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来源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6年1月份连续7天,对龙岩国家森林公园6类游憩地15个检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实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为7108.06个/cm3,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浓度;②园内林地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为双峰式,在7:00~9:00见出现第一次峰值,在13:00~15:00出现第二次峰值;竹林在13:00~15:00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针叶林浓度日变化较为平缓,但是仍为双峰式;茶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整体呈现从7:00至17:00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态水的峰值出现在9:00~11:00,15:00~17:00两个时段内;③园内日均负离子浓度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水体旁、竹林、茶园、针叶林、空旷地、阔叶林;④气象因子与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显示,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旅游的教育功能在国外较早地受到学者的关注,且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森林公园探讨环境教育,而对于森林公园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国外在森林公园的教育功能开发这一主题的实践活动经验比较丰富,值得借鉴.本文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其开发教育功能的潜力,并探索实现途径——从解说、产品、品牌三个方面去挖掘森林公园的教育旅游功能,并得出相关结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公园应运而生,森林旅游开发广受关注,近20年来,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更是得到迅猛发展.漳州紫云山森林公园位于龙海市区南郊,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丰富,山林寺庙众多,更有民间传说和军事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集休闲、健身、观景、娱乐、度假于一身.然而其旅游发展只停留于简单的娱乐设项目收入,未能将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本文以此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
国家公园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到达生态的层面上来,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国家发展有利,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国家公园模式在众多生态保护形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在明确了国家公园概念的前提下,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还有存在的不足,强调国家公园的建设一定与生态文明结合,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以海南省为例,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日趋强烈,位于城市近郊的山地型公园逐渐成为人们的焦点.步道作为山地公园的景观载体,是山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关键.以福州市金鸡山公园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步道服务群体及其对步道的认知和需求特征,从步道功能定位、步道分级、步道类型、步道主题四个角度进行规划研究,提出相应的步道规划的策略,以期为今后山地公园步道的相关规划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建设美丽中国,给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发展休闲林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可行方式之一.休闲林业的范围以森林旅游业为主,又大于森林旅游业,既包括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也包括普通林区的度假、休闲等户外活动.林业在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中,面临着职工收入减少的局面.发展休闲林业可以为林业提供新的增收渠道,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本文提出了休闲林业的概念,系统地分析了休闲林业的特点及发展
本文通过对宜昌三峡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文化建设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挖掘生态潜力,提升顶层设计;加强森林保护,提升资源质量;强化环境教育,提升文化品位;拓展融资渠道,
本文结合甘肃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沟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浅谈森林公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森林公园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门户,更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教育随着生态旅游兴起进入新的发展态势,研究生态环境教育理论发展、实践历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点、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教育系统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分类研究、国内外实践对比研究以及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案例分析三部分简要的呈现了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郊型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是,城郊型森林公园所开展的传统的观光、烧烤、露营、跑马等特色旅游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且它们的存在有可能对森林自然环境产生火灾、践踏、垃圾、空气污染等危害,与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城郊型森林公园已经尝试着走出这种陈旧的套路,
近年来,休闲农场逐渐成为大众喜爱休闲旅游地之一,而景观作为休闲农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良好的景观有助于提升农场的品质.本文以游客体验的角度构建休闲农场景观满意度评测模型,选择苏州绿光农场为研究案例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得出数据后将20个景观评测指标进行IPA分析,通过象限区分出绿光农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景观提升相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