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工业锅炉,减少大气污染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工业锅炉能效提升及燃料替代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实施路线图

来源 :第二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工业燃煤锅炉的三种方案:燃料替代、提升现有锅炉能效、以分布式能源中心取代企业自营小锅炉提供服务。
其他文献
首先简要介绍了“十二五”煤控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然后阐述了“十三五”煤控财税政策改革的目标与思路,其次论述了"十三五"煤控财税政策改革的主要任务,最后表述了"十三五"财税政策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
以PM2.5为代表的复合污染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目标和情景分析及控煤目标。
首先阐述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然后论述了煤炭科学产能及理论体系,最后介绍了煤炭科学产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介绍了建筑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电力生产供应业等等工业分部门投资以及采用当量法分析了分部门终端能源需求量,认为中国的低碳和能源转型使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年至2022年达到峰值。
首先阐述了煤炭消费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十二五"煤炭消费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效率"指标,然后论述了“十三五”期间水资源约束及煤控目标,最后介绍了煤炭总量控制的水资源协同管控体系。
介绍了区域及各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论述了重点区域及省份控煤实施路径。省区控制煤炭消费的驱动因素:三大红线约束——区域大气质量红线约束、水资源条件等红线约束、温室气体减排红线约束。
通过系统科研工作,确定187个国家在1990-2010年期间因疾病而造成的健康损害程度。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爱滋病、癌症、交通事故伤害及与这类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
阐述了城市煤控相关政策与实践,论述了我国煤炭总量控制政策的缘起和发展,介绍了城市煤控相关的政策措施和问题与挑战。
德国能源转型不仅仅是逐步淘汰核能,它是整个能源系统的根本性重建,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80到95%,意味着一个广泛的不用化石燃料、无核化的经济和社会,一个主要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社会。如果建议至2050年减少一次能源消费的50%,则需要显著提高能源效率。实现不用化石燃料和气候友好经济的最有效的第一步是停止使用排放密集型燃料,如褐煤和无烟煤。
煤炭是商品,已有的法规还没有授权政府直接干预煤炭的使用,城市煤炭减量需要数年时间,主要工业燃煤用户的减量是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要求(包括碳减排)的结果,优先的减煤应当集中在中小用户,政府直接干预用户减煤成本很高,也缺乏法律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是城市减煤的主要法律依据,城市减煤需要于法有据、有效率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