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C在AuTiO2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愈来愈多。细胞色素C( Cyt c )在生命体内担负着电子传递的功能[1],因而研究其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对于理解和认识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Cyt c的电活性中心被蛋白质残基所掩蔽,在金属电极表面易发生吸附而伴有变性, 因此为使Cyt c在电极表面发生可逆或准可逆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探索合适的电极修饰材料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汞是一种具有严重生理毒性的重金属,重金属汞的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 害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汞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度法、荧光 分光光度法以及电化学
  本文通过循环伏安法将L-天冬氨酸聚合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电极对 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见图 1A)。图1 是多巴胺和去甲肾
  通过主-客体分子之间的超分子非共价作用力的分子识别,在化学传感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主-客体分子识别可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超分子传感芯片[1]和荧光DNA检测[2]。环
  免疫传感器具有分析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将纳米材料引入免疫传感器,使得纳米组装免疫传感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可实现在体检测
  氧化还原蛋白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电子传递过程的重要工具,此外,氧化还原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在生物传感器、生物催化及生物燃料等领
  目前,由于高毒性的硝基苯类化合物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大规模环境污染,因此开展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由Wulff等人发展起
  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虫媒性病毒性传染病[1]。发展一种高效、快速、特异性强的抗原检测方法对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
  我们通过电化学诱导合成了碳纳米管-碳酸钙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新颖的纳米结构,对一些实验参数(例如:电沉积时间,电压,pH 值及前驱物浓度等)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形貌可控的多孔三
  有机磷农药由于具有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等优点,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逐步取代有机氯农药,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杀虫剂。作为指示污染物危害效应的早期生物信号,有机磷农
  电化学诱导生物矿化得到壳聚糖-碳酸钙的纳米材料。通过改变实验的条件(如:前驱体的浓度,pH 值,沉积电位和电沉积时间等),可以得到形貌可控的二维的城墙网状壳聚糖-碳酸钙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