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moshenko梁阻抗单元的压电智能梁谐振分析

来源 :2010全国固体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压电材料与智能结构的研究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受压电激励或传感结构的高频振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论文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压电梁系统中的转动惯量和剪切效应,推导了弹性梁和双压电晶片夹层梁这两种阻抗单元的阻抗方程,利用有限个阻抗单元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模拟含压电激励器的智能梁系统.通过两个数值算例,分析了不同支承条件下压电智能梁的简谐振动,并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前5阶模态,论文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相吻合,而且在高于三阶模态的结果中,论文结果优于由Bernonlli-Euler梁得到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受压电激励或传感梁结构的高频振动时,应舍弃Bernonlli-Euler梁理论而采用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风电建设的迅猛发展,承德地区风电送出受限,通过部署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提高了风电送出能力,保证了电网安全,达到了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的目标。本文介绍了承德地区风电送出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配置方案、控制策略、切机原则、可靠性设计等。
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网于110kV变电站的站用电低压母线,满足站用电使 用后将剩余电量向电网逆潮流送入。系统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6%以上;运用电流控制型PWM有源逆变技术、MPPT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和高效隔离变压器,具备齐全的并网保护功能和优秀的输出谐波抑制效果。
提出了一种大功率高电压的变流装置,适用于采用六相双Y移相30°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该装置采用变拓扑结构的晶闸管整流桥和三电平逆变器分别作为前端整流和后端逆变装置。前端整流器中,为了摆脱2 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耐压等级和功率容量的束缚,用晶闸管替代IGBT 器件作为前端整流装置器件。两个晶闸管整流桥分别与二极管并联,通过调整串接在两个二极管之间的开关,整流桥可以在串联模式
储能技术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并网功率的大范围波动,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特性及储能系统作用机理,以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以电网的稳态安全运行为约束条件,采用包括二阶项的非线性潮流算法作为并网光伏发电的潮流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并网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
风电属于间歇式能源,其出力随着风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风电比例较小时,因风电功率波动引起的联络线不平衡量一般由本省机组承担,联络线功率和频率偏差较小,对ACE的影响也较小,不会造成CPS1和CPS2 考核指标不合格;当风电容量达到一定比例,仅依靠省网自身AGC的调节能力,恢复功率平衡所需时间较长,对常规机组备用要求高,且只能单凭调度员人工调节出力保持ACE 在要求范围内,由于人工调节速度总是滞后风电的
首先分析了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及智能电网自身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应用及智能电网建设对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的影响,从智能电网终端物联层、纵向远程通信层、主站系统层分别给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保护建议,对于在智能电网中落实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由于传统的电力系统存在基础设备陈旧,技术水平停滞等问题,智能电网作为解决方案被提出,可满足用户对电网具有更高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性能要求。同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公共电网会引入电能质量等问题,存在着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隐患,本文将针对智能电网中太阳能发电问题,讨论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相应政策,及智能电网中太阳能标准体系,并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
开发了一套智能调度辅助决策软件,它从智能告警、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三个方面为调度人员提供在线辅助决策,是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有益扩展。智能告警模块对信息进行分类、分流,利用压缩技术解决了信号扰动问题,故障诊断模块建立统一信息模型和分层诊断模型,引入故障可信度指标,采用多模式诊断推理技术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实用性,故障恢复提出了一种基于广播原理的快速在线供电恢复技术。同时,该软件紧密切合事故前后的整个连续
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四号线集中冷站BAS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集中冷站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其次根据工艺及节能的要求制定系统的监控策略,最后采用AB公司的PLC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通过实际的运行测试,证明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是行业关注重点。针对现有温升检测装置的成本高、准确度低等缺点,将虚拟仪器技术和通信传输技术引入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检测系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的温升检测方法,利用LabVIEW的图形化编程优点和多线程特性,实现对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温度值实时采集、在线监控和动态保存。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模拟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流变化情况,通过分析采集参数和历史数据,完成对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