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o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受长江中上游干流及洞庭湖流域季节性洪水影响,近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渐趋频繁,导致湖区钉螺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迁移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相关关系,本文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定量分析洞庭湖区钉螺面积变化与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其他文献
2005年7月初,针对辽河流域前期降雨明显偏多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为防御主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根据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理念,确立了充分利用和发挥防洪工程体系,"变被动防汛为主动防汛"的新思路,采取"泄水迎洪、蓄洪错峰、制定预案、万无一失、河库联合、调控洪水"的防洪调度新方式,我们将其总结概括为"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方法。其主要内涵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型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实施河库(
复式明渠均匀流动是复式明渠水流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本文以表示均匀流动的指标──正常水深研究为出发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复式明渠均匀流动的方法,选择了传统的断面斜分割方法、Ackers(1993)的河槽协同度方法(COH)、shiono-Knight(1991)提出的方法,以及由Cao. et tal(2006)提出的复式断面综合糙率的新方法,来计算复式明渠均匀流动,并将以上四种计算模式的计算结
近几年在枯水期珠江三角洲频繁遭受强咸潮侵袭,各沿海城市饮用水安全不断受到威胁。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流域机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多次调水以缓解澳门、珠海等地供水紧张的局面,并为根本解决澳门、珠海供水安全问题编制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历次咸潮治理实践均以咸情的准确预测预报为基础,本文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统计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咸情预测方法,对各预见期和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咸情进行
本文对长江天鹅洲故道水域及天鹅洲闸前与长江相连的盲肠河段灌江纳苗前后水质、河道泥沙等进行了取样分析。实测资料分析显示:灌江纳苗后盲肠河段及故道pH值、总含盐量较灌江纳苗前有所降低;碱度、HCO、Cl浓度变化不大;总硬度、Ca浓度稍微加大。且灌江纳苗在引入长江水的同时,也引入了部分泥沙并沉积在闸前盲肠河段及故道中。但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灌江纳苗引入江水含沙量也急剧减小。通过连通黑瓦屋故道与长江建立通江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辽宁省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做好湿地的保护工作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辽宁省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作──简单分析,着重提出对辽宁省湿地资源保护措施。
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使用效率两方面着手建立城市节水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成都市为例,较全面地反映了城市用水安全、节水潜力、经济结构下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城市用水定额,拓展了城市节水水平评价的内涵,弥补了传统围绕以用水效率为核心内容的城市节水水平评价模式的不足,不仅体现节约创造价值的中心理念,同时也重视对促进和保障城市用水安全进行评价,充分展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节水型城市的战略思想,赋予城市节水水平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区(简称"滇中区")地处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四大流域的分水岭,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但水资源匮乏且开发利用难度大。根据水系、地形并兼顾行政区划,将滇中区划分为112个水资源计算小区。对各小区规划水平年进行水资源一次平衡,说明现状用水方式下,规划水平年滇中区的缺水分布。在充分节水、当地水挖潜以及污水回用后,对滇中区进行二次平衡,分析滇中区当地水的承载能力。根据二次平衡结
水库排沙是减轻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和恢复河流泥沙连续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水库排沙时流量和水质的变化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利用STRESS—INDEX(SI)方法评价了日本黑部川出平水库和宇奈月水库排沙联合排沙时不同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等级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宇奈月水库进行排空排沙时,其下游的含沙量逐年增大。但是,小于75μm的细颗粒泥沙对生态环境的
文中根据寒区河流冰坝凌汛特点,在采用上下游相应水位和合成流量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临界冰盖强度对冰凌壅水的影响,单独计算了冰盖强度,并将其与冰凌附加壅高水位建立相关关系,对凌汛最高水位进行预测;同时探讨了流域蓄水量法来预报冰坝凌汛最高水位。以上方法具有一定的水热平衡基础,对于更好地、有效地预测冰塞、冰坝的壅水高度、降低凌汛灾害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干旱条件下的水资源配置和危机管理是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可靠的干旱评估信息。本论文以长江上游为例。利用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各水文要素的模拟结果,依循PDSl干旱指标的思路,构建了基于网格的月尺度的GBHM—PDSI干旱评估指标模式,并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式机理明确,综合了水分亏缺和持续时间因子对干旱程度的影响,能够定量表现旱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演变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