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一代多媒体移动标准DVB-H的原理与应用

来源 :第四届全国城市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京、津、沪、渝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标准是由国际DVB组织在DVB-T的基础之上针对移动手持终端的数据和多媒体服务而制定的新一代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该标准被认为是DVB-T标准的扩展应用,但是和DVB-T相比,DVB-H标准在定制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手持终端的特殊需求,因此该标准更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 本文主要对DVB-H标准的系统结构和采用的关键性新技术进行一些介绍,最后还将对DVB-H标准在手机电视方面应用的前景进行一些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在模拟传输条件下,利用加解扰技术搭建有线电视传输管理平台,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科学管理,挖掘网络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为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积累经验.
HFC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及射频技术的高度分布式智能宽带用户接入网络,通过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特性,将单向广播网络改造成双向通信网络,最终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业务.本文介绍了HFC网络结构、基于HFC的Cable Modem宽带接入网络,以及回传噪声的解决方案。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客户端主动认证的条件接收系统.首先简要介绍现有条件接收系统,并指出其弊端,然后对基于客户端主动认证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论证,最后对本系统的性能作简要分析.
有线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电视界目前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有线电视频道专业化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有线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分类以及收费问题进行阐述.
异步转移模式(ATM)作为一种技术已非常成熟.世界各地已成功地进行了广泛的现场试验,网络经营者开始提供以ATM宽带网为基础的商业业务.本文介绍了ATM多业务平台的概念、多业务宽带网的功能分割,然后对ATM网可成为高性能的Internet主干网进行了讨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电视播出控制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人工手动切换转向半自动及全自动播出.数字化无磁带播出即将取代传统的磁带化播出方式.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可开发的潜能很大,本文只是对其基本功能的设计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文介绍了一些将VOD服务与P2P网络结合起来的系统,从而解决了VOD服务的扩展性问题.阐述了在每一种系统下,是如何创建整个体系结构的,当有新的用户想要加入系统或有结点连接失败的时候,相应使用的适应策略.
基于DVB-Cable的宽带接入技术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的有线电视上正在蓬勃发展.随着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STB(Set Top Box机顶盒)作为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正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导航)作为STB技术的核心部分,在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电子导航系统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个方面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的交互
本文介绍了互动电视的概念,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互动电视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着重描述了互动电视的美好前景.
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系统中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传输技术,具有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抗多径的优点,同时也有对频率偏差非常敏感,峰值均值比很高的缺点.本文主要讨论实现OFDM系统的频率同步所采用的同步算法,并对多种算法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