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湾返航舰员健康状况调查

来源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暨全军第九届航海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亚丁湾护航返回某舰官兵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符合典型的远航三步曲,即“体检合格、海上发病、返回休养”的不正常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此种现象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伤亡率高,伤情复杂,伤员救护压力巨大,这给海上救护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在时间上要坚持“以救为主,边救边送”;在装备上要以“定向保障为主、机动调配为辅”;在基础设施上要实行军民联合的保障模式;在指挥协调上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指挥体系,努力缩短伤员的救治时间,提高海上伤员救护能力。笔者从现代战争特点及当前卫勤保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4个方面探索了战时海上伤员的救护与后送的基本工作思路。
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是在海上突发事件条件下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实施分级救治与后送的活动,包括伤病员海上战位抢救,通过舰艇救护所、救护艇、医院船、码头救护所及以后各级救治机构的救治与后送,是在海上突发事件条件下卫勤保障最艰巨的工作。本文探讨了海上大批伤员的救护与后送模式,以期提高伤员的救治率,提高海上作战能力。
伤员在医疗中后送,在后送中医疗,有组织、有规律地在医疗后送链上流动,最终到达确定性救治机构,即形成“伤员流”。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随着精确制导、激光、微波、次声等新式武器的广泛应用,卫生减员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出伤员时空分布的不确定性和伤亡机制的复杂性。正确把握伤员流特征和规律,对战时实施精确、高效卫勤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照明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光度的测量与照明质量的评价在维持舱室内照明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研制了一种集测量、自动评价和报警于一体的智能型的室内照明质量监测设备,介绍了仪器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本文就长远航执行不同任务的直升机飞行人员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总结,目的是为制定长远航驻舰航空卫生保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国外的3个港口的补给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分析,指出随舰防疫军医要配备检测设备和消毒剂,在码头补给现场要及时抽检上舰水,并留样以备后查,平时要定期进行检测,定期进行消毒,以便维护官兵的身体健康。
本文对海军部队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以期进一步了解海军部队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现状,确保部队官兵的饮用水安全,调查发现结果表明,海军某部自备水源的总合格率为35.71%。影响水质卫生的主要原因是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对水质影响较小。
本文对海军部队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以期进一步了解海军部队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现状,确保部队官兵的饮用水安全,调查发现结果表明,部队饮用水安全隐患较多,进行饮用水的监督、检测、管理、改造,是保证部队官兵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工作。
食品安全不仅影响舰船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与人员的士气和斗智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各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舰船人员生活、工作主要在船上,特殊的舰船环境和长期的海上航行活动致使食品卫生管理出现一些特殊问题。本文就舰船航行遂行保障中食品安全管理应注意的供应问题、储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饮水问题、补给问题做一探讨。
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部队自我管理实际情况,提出部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应由协调多部门分段应急监管向组织少部门品种监管常态化转变。在部队军政首长负责下,部队军需部门进一步完善食品准入制为核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卫生主管部门以卫生行政处罚为手段,加大风险管理与信息通报力度;卫生防疫部门以日常监督检测为保障,紧抓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