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研究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以云南东川市深沟为实例,分析评价了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结合各类受灾体价值分布,进行了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将近年来在应用数学上具有广泛应用的一个超越函数(LambertW函数)引入到感应测井中来,从而给出一种处理过程准确方便且物理机制明确的无附效应的新的感应测井方法.该方法突破了必须满足ωσ<<ε条件的限制,而且测量精度与地层真电阻率无关.在感应频段,该方法可以准确获得地层电导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方法,而且易于实现,可以固化在仪器中,直接输出准确地层电导率曲线.
经过对我国红土的系列研究,论述了红土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从地质成因、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角度上对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决定红土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为游离氧化铁,由于不同种类、不同形态游离氧化铁的大量存在使红土在高含水率和高孔隙比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相对较弱的胀缩性.
本文以能量流和物质流相互配置关系的全新的学术思想考察类运聚成藏机理;从油气成藏过程的本质出发,直接建立描述地下流场性质的超压方程、传热方程、饱和度方程及其它模型多机制机互耦合关系,使之更迫近实际地质情况,动态展现烃类运聚成藏的能量流、物质流过程,确定烃类生成运移聚集时定量配置关系和定时定位,有利油气聚集.系统在我国东、西部多个盆地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检验,取得了满意效果.
根据国内外宏观藻类化石资料,划分出前寒武纪至寒武纪宏观藻类的两个大的演化阶段和五个形态阶段,并认为地球大气、水圈中O、CO含量的突变是引起1800~1700Ma和700~600Ma宏观藻类辐射的原因.同时,建立了早期藻类的形态演变趋势图.
本文研究了辉光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性质.我们用重构相空间技术重构出时间序列的吸引子,得到其分形维数约为1.8.我们还计算了这一时间序列的Lyapunov特征指数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时间序列具有混沌运动的特征.
生物硅是湖泊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国际上追踪和探寻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又一种手段.本文在国外分析方法基础上,首次测定了我国雷州半岛湖光岩玛珥湖B孔部分岩芯生物硅含量,结果显示了生物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表明了低纬度湖泊沉积生物硅第一性地反映了湖泊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它可以作为替代指标来追踪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利用热流及其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计算了中国主要构造单元的岩石圈热结构和流变学强度.中国岩石圈热结构与流变学强度均显示复杂的横向变化格局.地震活动、岩石圈热结构和流变学强度之间空间展布格局的一致性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性与活动构造变形均受到岩石圈热结构及其横向变化的强烈影响.
电阻率成象测井是石油测井中最新一代的测井方法,对测井仪器响应的精确模拟,可以为此类仪器的优化设计和资料解释提供依据.针对电阻率成象仪激励条件比较复杂的特点,同时考虑井下地层固有的非均质性,本文选用有限元方法对仪器产生的位场进行分析,并对一些典型的地层模型进行模拟,给出其电阻率井壁成象结果,直观反映井壁地层特征.
通过对兰州、北京、南京等地的现代C植物银杏叶碳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在温湿环境中碳同位素偏轻,干旱环境下偏重,随温度增高C植物逐渐占优势.利用沉积物中有机质与植物之间碳同位素分馏较小的特征,将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联系起来对兰州九洲台全新世S古土壤序列进行了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明确了全新世为干旱背景下的温湿气候特征,在全新世有几次极短暂的突发性
利用根据耦合波理论编写的计算光栅衍射特性的程序,计算分析了表面覆盖有增反膜的矩形槽道取样光栅的反射特性和衍射特性.这种光栅可以提供一个非常高的反射率和在非零级提供一个极低的衍射率.数值结果给出了衍射特性对槽道深度的依赖关系.基底光栅表面介质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光栅的衍射特性进行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