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芴醇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芴是一种具有商业潜力的聚合物蓝光半导体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聚芴半导体都存在发射光谱红移现象(出现绿光带),其根源是研究争论的焦点。[1]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我们系统的研究了芴醇单体、二体和三体分子的基态S0,最低单重激发态S1和最低三重激发态T1的电子结构,吸收和发射光谱。
其他文献
  利用DFT+HEOM方法,研究了机械拉伸磁性分子结中磁各项异性能的变化和近藤峰劈裂的现象。研究体系是由磁性复合物Co(tpy–SH)2连接金电极组成,模拟实验拉伸过程。通过DFT计
  黄芩素是黄芩苷的初级代谢产物,二者的分子结构差别仅在于7-位取代基,前者为酚羟基而后者为糖苷。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黄芩素和黄芩苷进
  近些年,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迁移率的实验测量值已超过由半经典Marcus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预测值。此外,在一些具有超纯性质和紧密堆积结构的有机单晶中,还观察到载流子的类能
  虽然学术界早已意识到在不对称催化[1,2]中,选用合适的溶剂是改善反应立体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3];但是对于溶剂效应的根本原因,却缺乏深入研究。最近,我们研究重氮吲哚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vided by first-principlescalculation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were carried outto investigatethe performance ofboth bulk
会议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化学热稳定性、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不含金属等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1]。本工作以庚嗪环(C6N7)为基本结构单元的g-C3N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Marcus理论、爱因斯坦方程研究了三个螺旋型空穴传输材料(Spiro-F1、Spiro-F2、Spiro-F3)的最高占据轨道能级和空穴迁移率。基于对30个参考分子能
  Understanding of reaction and structural property of diuranium(Ⅲ)complexes of a single ligand is essential to advancing their experimental synthesis and ex
会议
  2001年Kuznetsov研究了全金属体系Al42-,发现其具有π电子及σ电子轨道环流(图1),具有双重芳香性[1]。利用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判别芳香性大小虽已被广泛接受,但实验上至今
  纳米粒子是非均相催化中最重要的催化剂形式。在实际催化反应条件下这些小尺寸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很可能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原位重构。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这类原位重构行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