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凋落物动态及土壤碳氮含量变化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分解动态和土壤碳氮含量变化,采用时空互代法,在琼中湾岭地区同时具有经自然恢复的草丛、灌丛、次生林和人工恢复的马占相思林4种植物群落的两个山坡采用凋落物袋法进行凋落物分解实验. 结果显示:1、8类型凋落物在同一样地中分解时,灌丛凋落物肖梵天花分解率最高;2、同一种类凋落物在4个样地中分解时,在灌丛样地的分解率较高.3、随着植物群落进展演替进程,凋落物分解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丛>草丛>次生林;4、马占相思凋落物和在马占相思林样地分解凋落物的分解率均低于次生林.5、土壤碳氮含量随植被恢复的进程呈现增加的趋势.可以认为,随着植被进展演替的进行,凋落物分解失重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碳氮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表明海南热带丘陵地区次生植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总体良好,但受到一定程度干扰.
其他文献
以核桃不同品种嫁接植株为试材,研究了枝条电阻与树体生长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枝条电阻与树体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晚实核桃品种枝条电阻大于早实品种,枝条输导阻力系数早实品种大于晚实品种。
本文以黄连木高接的阿月浑子为试材,系统观测了阿月浑子不同品种的花期物候、花序生长动态以及散粉规律;雄株Peter和’B’两个品种的花期较早,而Mateur品种的花期较晚,其散粉高峰期与雌株品种的花期基本吻合,是太行山地区较适宜的授粉品种。
2001~2004年进行了冬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按“三大、四选、五快”原则高标准建园,通过加强肥水管理,采取开心形整枝、夏季拉枝、摘心、喷激素、主枝环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试验园第2年平均株产5 kg、550kg/667 m2,第3、4年平均株产10kg、2 200kg/667m2,达到了早期丰产的目的。
本文重点阐述盆栽枣树的整形修剪技术,提出了盆栽枣树“因树制宜、随意整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的整形原则和“因‘种’而异、精细修剪、夏剪为主、冬夏结合,前促后控、堵上放下、速成早丰、合理负载”的修剪原则:研究总结出了适合盆栽枣树的“Z”字主干形、卧干形、百果争宠形、宝塔形、皇宫烛台形等树形以及“撑、拉、剪、扎、接、抹、摘、曲、扭、刻”先进适用的修剪技术手法。
本文在分析目前鲜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耐贮品种选择,采前田间管理,采收期,采收方法,包装,环境条件以及贮藏保鲜方法和技术对鲜枣保鲜期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鲜枣贮藏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试验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板栗的组织结构及其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真空干燥板栗的组织结构虽发生了皱缩,但基本上维持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形态,而微波干燥的板栗组织畸变。不同干燥方式下,板栗的褐变程度不同。烘干、真空干燥、微波干燥中,以真空干燥的色泽最好。对于切片烘干而言,采用80℃、切片厚度0.7cm为最佳工艺参数。微波干燥时,低功率、小厚度有利于减轻板栗的褐变。
本文分析了当前无公害小枣基地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介绍了盐山常庄乡无公害金丝小枣基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迅猛,年产配合饲料总量突破1.07亿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与此同时,我国饲料工业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也越显突出。饲料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饲料原料进口数量和成本不断攀升,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资源自给问题异常突出。目前,我国养殖业所需大豆粕约70%依赖进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价格连年攀升,波动大,已严重影响
微生物脂肪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已经在饲料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饲用脂肪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5,pH在2.5~11.5范围内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60℃,耐温性能良好,85℃制柱后酶活残留率85%以上;Ca2+、Mg2+、K+、Na+对该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Fe2+、Ba2+、Mn2+、Zn2+、Pb2+、Ag+和表面活性剂CTAB、SDS、Twe
本文以12%鱼粉的典型鲫鱼饲料配方(Dc)为对照参考,以植物蛋白源取代50%鱼粉蛋白后的配方为基础,研究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0FTU/kg、1000FTU/kg,2000FTU/kg、4000FTU/kg饲料)对鲫鱼生长,机体组成、蛋白质消化率、磷消化率的影响,以及该植酸酶的热稳定性。试验鱼苗种试验鱼苗种选用池塘培育的异育银鲫鱼苗,初始平均体重27g/尾。鱼苗个体整齐,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生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