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实验

来源 :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profile of traumas, the severity, and mortality of polytraumapatients in a front-line hospital after the 2008Sichuan earthquake.Methods Patients
会议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岁(15岁—96岁).结果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以Harris评分标准来衡量.结果 24例
目的 比较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和髋动力加压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探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5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DHS(DHS组,n=33)和PFNA(PFNA组,n=33)治疗并随访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会议
目的 对比应用AO克氏针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和双Endobutton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RockwoodⅢ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期间81例RockwoodⅢ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别采用AO张力带30例、锁骨钩钢板30例和双Endobutton 21例.术后对患者随访12~36个月,依据Karlsson评分及Constant评分比较分析术
目的 分析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均常规行清创术,治疗组采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每次覆盖时间为5~7d,经过平均3~4次手术吸引,根据病原学检查继续抗炎。结果 17例治愈,3例显效。结论 VSD是骨科慢性骨髓炎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换药及引流技术。
会议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和小夹板+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81例肱骨髁上闭合骨折儿童临床资料,其中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9例(手术组),小夹板+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42例(非手术组).手术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12岁,平均6.1岁.按Gartland骨折分型:Ⅰ型16例,Ⅱ型18
会议
目的 探讨需要皮瓣覆盖的胫骨骨折内固定保留与拆除后重新外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08年01月至2012年03月,对92例胫骨开放骨折一期钢板内固定术后出现软组织缺损致骨外露及肌腱外露,均二期皮瓣覆盖,其中72例行内固定取出术,重新外固定支架外固定,20例未行内固定取出术.结果 72例内固定取出者,60例伤口完全愈合,8例行二次病灶清除术,2例三次病灶清除术,伤口愈合.2例行截肢术;20例未行
会议
会议
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劈开入路Philos钢板固定治疗移位的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81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3部分4部分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48例随访时间超过18个月,33例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结果 81例患者(男36例,女45例),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其中33例3~6个月后失去随访,末次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77.6分.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