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45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采用bp26基因缺失株和BP26蛋白分别与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作用,探讨布鲁氏菌bp2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材料方法:从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克隆出bp26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BP26蛋白,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并鉴定疫原性.采用overlap技术将目的片段bp26基因的上臂插入到自杀载体pGEM-7zf中,电转至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感受态细胞中,成功筛选出具有遗传稳定性的bp26基因缺失株.用BP26蛋白和bp26基因缺失株分别侵染HPT-8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上清中的细胞因子. 结果:成功获得了布鲁氏菌BP26蛋白和M5-90Abp26缺失株,BP26蛋白侵染HPT-8细胞后可以引起细胞的炎性反应,对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bp26基因缺失株对HPT-8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和LDH均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bp26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均高于M5-90对照组,LDH和IL-IO均低于M5-90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妊娠母畜典型的症状是流产,产死胎、弱胎或是早产,通常在怀孕后2个半月内出现胎儿死亡或子宫炎。除了流产症状之外,还可以出现睾丸炎,跛行,后肢麻痹或脊椎炎等炎性反应的临床症状。布鲁氏菌不具有外毒素,也没有典型的Ⅲ型分泌系统,一般认为布鲁氏菌的毒性主要是由其毒力因子引起的,外膜蛋白是其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可以引起宿主细胞的各类炎性反应。本研究通过分别测定BP26蛋白和bp26基因缺失株侵染HPT-8细胞后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变化量,认为BP26蛋白可以引起HPT-8细胞的炎性反应,有细胞毒性作用,bp26基因缺失株对HPT-8细胞有损伤作用,并且bp26基因缺失株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要小于M5-90疫苗株,说明bp26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解PRRSV免疫后猪群发病的基本状况及疾病状态下免疫发病猪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探究PRRSV免疫后依然发病的原因,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豫西地区PRRS自然发病猪群为对象,通过对免疫后发病猪群免疫状态和发病状况的调查,并详细记录各病例的免疫实施情况及实施后的免疫状态和发病情况等背景资料.收集疑似PRRS发病病料和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猪群血清
兔脑炎原虫病是由脑炎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其感染宿主范围非常广泛,从家畜、家禽、实验动物到野生动物等均可被感染发病,其中以家兔、禽类和蓝狐的发病率最高。目前在临床上诊断本病已有间接ELISA,直接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等血清学方法,但由于本病多为隐性感染,而且大多感染动物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学诊断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为了在临床诊断或剖检时能较快的检出兔脑炎原虫,并对其进行诊断,
目的:旨在将已缺失crp基因的C78-1株进一步缺失asd基因,构建出猪霍乱沙门氏菌双基因缺失菌ΔcrpΔasdC78-1,并将其开发为适于黏膜免疫的疫苗活载体.材料方法:首先从C78-1基因组中扩增出asd上下游片断asd1和asd2,分别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依次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ⅡSK(+)上,构建出转移质粒pSKasd1+asd2,然后用相应内切酶将asd
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夜间,病鸡表现瘫痪症状,且病程短、死亡快,给养鸡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该病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调查了洛阳地区初产母鸡瘫痪猝死症流行病学情况,并对其病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帮助.本试验对2l例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IBV扩增,成功从l例病变组织分离出一株细菌,经检验证明为巴氏杆菌;但没有扩增出IBV。在发病鸡舍设立18个监测点,利
目的:在体内,PRRSV的主要靶细胞是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因此,研究PRRSV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有助于阐释PRRSV的致病机理。方法:本实验用包含43803个转录本的Agilent猪基因芯片技术首先筛选出PRRSV感染PAMs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选取免疫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用荧光定量PCR及激光共聚焦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
目的:用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的方法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病原学鉴定,并用病理学方法对患病羊的肝脏和肺脏病灶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导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脏以及肺脏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通过NCBI中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相似
当前流行鸭病的流行广、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毒性脑炎、广泛性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及淋巴组织坏死等组织病变特征,均表明该病是病毒性疾病。病理组织学变化说明消化系统及免疫器官是该病毒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有病毒性脑炎病变表明该病毒也侵害中枢神经,但病毒性脑炎的检出率较低。免疫器官的病变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致使病鸭群对某些常见鸭病的免疫水平下降,病鸭群容易继发其它鸭病
本研究利用分离纯化的高致病性PRRSV成功感染妊娠不同时期的母猪,高致病性PRRSV感染后不仅能引起妊娠母猪的各系统病变,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妊娠中期、后期除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外两个妊娠时期的病变相同,其主要区别是妊娠后期病毒性脑炎及子宫的病变更加明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高致病性PRRSV定位结果表明高致病性PRRSV可以分布于多个组织器官,除了已报道的组织器官外,还在甲状腺、肾上腺、颌下腺内分泌器
探讨钙信号转导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裂殖生殖期对宿主细胞膜的损伤机制.E.tenella裂殖生殖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损伤,通透性增大,接种E.tenella子孢子后的72h~96h,宿主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力显著升高,宿主细胞中PLA2活性和FFA含量显著增高,表明钙超载激活PLA2,引起膜磷脂降解,形成游离脂肪酸导致宿主细胞膜损伤,引起LDH外溢。E.tenella裂殖生殖可导致
目的:研究发现克隆动物死亡与各种组织器官异常发育有关.Li等报道死亡克隆牛心、肝、肺和肾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本研究对死亡克隆绵羊的各种组织器官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分析,初步表明了死亡克隆绵羊的各种组织器官发育异常情况,为后续研究导致克隆绵羊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材料方法:收集死亡克隆羔羊(11-1和11-2)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和胎盘组织,放入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24小时,在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