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力试验研究

来源 :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模型基础上,观察自行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冻干粉针剂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5头健康10日龄仔猪随机分为5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仔猪模型对照组、分别三个批次的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猪,所有猪均经口饲喂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悬液(4.0×105.5TCID50/头).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组仔猪在饲喂接种病毒8h后,每头猪给予肌肉注射1头份剂量的重组猪干扰素α,连续注射3日;对照组5头猪则同时给予注射同样量的注射用生理盐水.五组仔猪继续观察至攻毒后72h,分别对每头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重检测、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病料标本病原学检测和机体免疫状态检测.结果:每组仔猪继续观察至攻毒后72h,对照组5头仔猪均有持续发病症状,三批次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组5头仔猪均有3头以上无发病症状或症状改善.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三批次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组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仔猪模型对照组小肠炎症症状明显好转,小肠绒毛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仅见轻度黏膜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但未见小肠绒毛萎缩.病原学检测结果提示三批次重组猪干扰素α治疗组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仔猪模型对照组仔猪粪便排毒被抑制.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提示干扰素可提高仔猪细胞免疫应答、减少促炎因子的表达、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等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本项目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冻干粉针剂可有效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其他文献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基因的改造和修饰,可以实现对疫苗种毒的生产性能、抗原匹配性、抗原稳定性、免疫应答能力、生物安全性等特征的改良,能够迅速获得预期生物学特性的疫苗候选株,进而可以减少和避免流行毒株驯化环节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改变了对流行毒株筛选驯化受病毒自然属性制约、费时费力、成功率低的缺陷,而且可以实现更为主动有效的疫苗毒株的设计,对整体提升疫苗品质和效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口蹄疫病毒为
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 No.EF206720)与软件分析,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感染性克隆pcDNA-SAD.同时,基因合成时在G蛋白和L蛋白基因之间引入BsiW I和Nhe I酶切位点,以插入2个串联的狂犬病病毒G蛋白基因,获得携带3个G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SAD-3G.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纯化
为了解产蛋鸡感染基因Ⅶ型NDV后输卵管组织中与炎症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IFC技术检测病毒在输卵管组织中的复制,并用real-time PCR检测了输卵管膨大部和子宫部IL-2,IL-6,IL-1β,IFN-β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XCLi1,CXCLi2及CCR5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NDV可在输卵管组织中复制,证明感染成功,NDV感染引起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和子宫部I
为探讨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WF100株)在鸭场使用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我们在山东省肥城、兖州、宁阳等地的樱桃谷种鸭场进行了近7个月的免疫试验。雏鸭通过增重、抗体水平及攻毒保护,产蛋鸭通过产蛋变化、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来观察疫苗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临床上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WF100株)接种雏鸭和产蛋鸭,安全,无副作用;疫苗二次免疫雏鸭,免疫持续期可长达7个月,开产前2~3周免疫种鸭一次,免疫期可
在完成鸡新城疫、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实验室有关生物学特性试验后,根据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申报注册的相关要求,进行疫苗免疫鸡的安全性、免疫效力试验,为制定疫苗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五批疫苗分为一次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一次超剂量三种不同接种方法免疫鸡;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包括免疫效力攻毒试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和免疫产生期及持续期试验.结果显示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三种不同接种方法
以纯化的猪瘟病毒(CSFV)重组E2蛋白和纯化全病毒为抗原,用镧系元素铕(Eu)为荧光标记,建立了检测猪瘟抗体的镧系荧光免疫层析分析快检试剂盒(LFICA),该试剂盒与其它7种常见猪病毒(PRRSV、PCV-2、PRV、PPV、JEV、PEDV、TGE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与间接血凝试验、美
建立稳定表达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源重组全长抗体的细胞系,将其表达的抗IBDV鸡源重组全长抗体应用在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中.将构建的鸡源重组全长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哺乳动物细胞CHO-K1-SV,利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分选,获得稳定高表达抗IBDV鸡源重组抗体的细胞株及抗IBDV鸡源重组抗体.SDSPAGE结果表明获得的抗IBDV鸡源重组抗体的重链约为66KDa,轻
据报道,DEV强毒株能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然而,关于DEV经CEF连续传代后病毒基因组变化,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为此,本研究以鸭肠炎病毒标准强毒DEVCSC株为亲本毒,经CEF上连续传代80代,分析体外培养特性、基因组的变化、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等生物特性.结果表明,DEV从DEV p 5开始出现细胞病变,随着代次增加,病变出现时间提早,病
为了观察细胞因子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为细胞因子作为疫苗佐剂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选用30只20日龄健康仔鸡,分为3组:疫苗联合细胞因子免疫佐剂实验组、单独疫苗组及正常对照组。在接种疫苗后观察42天,分别在第7d、14d、21d、28d、35d、42d采集各组鸡全血,血凝抑制实验检测抗体效价、定量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4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
猪圆环病毒可以单独或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各国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对该病毒的特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对该病毒的病原学、培养特性、基因组结构与特点、流行特点、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进行了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