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粉和超微粉的化学性质比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麻黄超微粉和细粉理化性质的异同点。 方法:以粒径和细胞破壁率为指标,采用BT-9300H型激光粒度分布仪分析系统对麻黄细粉和各级超微粉的粒径进行测定,筛选了超微粉碎工艺;采用TLC法定性鉴别了超微粉和细粉;以麻黄细粉为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细粉和超微粉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考察了麻黄细粉和超微粉的浸出物含量;采用动态浸提方法比较麻黄细粉和超微粉中盐酸麻黄碱的提取效果。 结果:振动磨粉碎60min可以使麻黄药材破壁率达到90%以上;细粉和超微粉的TLC鉴别无差别;超微粉碎不会造成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损失,平均含量为1.48%;麻黄细粉和超微粉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振动磨粉碎60min的超微粉的累积动态浸提率比细粉略快,但是和细粉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麻黄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与细粉相比其成分的动态浸提率略快。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神香苏合滴丸处方及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配比及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液温度80℃,10-12℃冷却,原药与基质比例为1:2.5,滴头直径1.5mm。结论:按照优选条件制备的滴丸,成品率高,符合药品标准的要求。
目的:制备以果胶钙为载体材料,芦丁为模型药物的骨架型结肠定位小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采用液中固化法制备果胶钙骨架型小丸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备芦丁果胶钙小丸的最佳工艺参数:CaCl2浓度为10%,钙化时间为2 h,低甲氧基果胶浓度为5%。所得小丸初步具备了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特征。结论:以果胶钙为载体材料采用液中固化法制备结肠定位小丸工艺可行。
目的:对结肠靶向给药技术进行简述;利用时滞与pH敏感双重控制原理制备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方法:以肠溶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与Eudragit S100为pH敏感层材料,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时滞层包衣材料,采用锅包衣法制成结肠定位定时片;以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使包衣片释药特性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当pH敏感层增重4%,时滞层增重6%
脂质体能够使药物有效浓集于靶器官、靶部位、靶细胞,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使达到安全、高效、低毒的用药目的。本文以苦参碱为模型药物,以包封率(微柱离心分离法测定)为指标,经与薄膜分散法、乙醚注入法、逆相蒸发法、冻融法、pH梯度法等对比研究,选用硫酸铵梯度法即主动载药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并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提高了脂质体的稳定性。
目的:优化青藤碱脂质体的膜材处方,并进行制备工艺研究。方法:采用乙醚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其膜材处方,确定豆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等组分的用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制备工艺研究,包括缓冲液用量、制备温度、超声时间等。结果:最佳膜材处方为:青藤碱:豆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8.92:60.35:28.81.1.91,缓冲液用量为50ml/g膜材,制备温度
目的:制备HPMC接枝共聚物缓释片并研究此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选用茶碱为模型药物,以不同DM含量的HPMC接枝共聚物水分散体进行包衣,考察包衣片在蒸馏水和模拟胃液中的缓释效果。结果:DM含量为2.5%和5%时,包衣片在水中和模拟胃液中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DM含量达到7%时片剂释放明显加快。结论:HPMC接枝共聚物是pH敏感型缓释包衣材料。
目的:确定桂枝茯苓活性成分同步释放的双层骨架缓释片处方。方法:以权重转换方程计算每个成分在2、4、10小时释放度的得分,以3个活性成分的得分之和为综合评分指标,优选桂枝茯苓双层骨架缓释片的处方,以相似因子评价三个活性成分释放的同步性。结果:当HPMCK4M为水难溶性成分层的15%;HPMCK4M为水溶性成分层的22%,EC为水溶性成分层的27%时,3个活性成分在2、4、10h点的释放度均在设定的理
目的:探讨壳聚糖吸附絮凝法用于复方山茱萸水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采用两因素,不等水平试验安排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絮凝澄清液的透光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苷的含量,优选最佳絮凝工艺,并与醇沉工艺比较。结果:最佳絮凝澄清方案,水提液浓缩到1:8,壳聚糖用量为12.5%,优于醇沉工艺。结论:该絮凝澄清法简便,制备成本低,壳聚糖吸附澄清法能代替醇沉工艺用于复方山茱萸口服液水提取液的
目的:优选水蛭胃蛋白酶提取液的纯化工艺,建立科学的水蛭纯化方法,建立水蛭注射剂最佳制备工艺,提高水蛭制剂的疗效。方法:以体外抗凝活性为指标,筛选水蛭提取液最佳纯化工艺,进一步确立水蛭注射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论:通过超滤—盐析—透析—冷冻干燥—灭菌分装流程进行水蛭注射剂的制备。
目的:采用HPLC法考查超微粉碎技术对白芷中2种香豆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50mm,5,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49nm。结果:欧前胡素在0.0534~0.267μg(r=0.9998),异欧前胡素在0.0494~0.247 .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