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活性的N-酰基去甲瑞枯灵及类似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研究发现天然产物(S)-瑞枯灵(reticuline)(1),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作为结构较简单的1-苄基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而可将天然产物(S)-瑞枯灵作为先导化合物,研究合成(S)-N-酰基去甲瑞枯灵及类似物,并研究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文采用含手性S-BINAP配体的六配位的钌复合物均相催化氢化含烯酰胺结构的异喹啉化合物,获得了较好的立体选择性效果.结果表明光学活性的(S)-(3)和(S)-(4)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司匹林强,且优于它们的消旋体.
其他文献
目的:对全面评价中药降香内在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降香药材质量进一步规范化.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降香及其易混淆品山油柑进行分析.采用试剂盒法提取模板DNA,然后将RAPD扩增产物在1.5%琼脂糖上电泳,检测PCR结果.以λDNA/HindⅢ+EcoRⅠ酶切产物作为DNA分子量标准,在紫外灯下观察谱带情况,并照相;同时采用HPLC指纹谱法对全国不同地区商品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康灵中大黄酸、大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269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依利特HypersilC18柱(4.6mm×250mm,5ug);流动相为甲醇-0.3%醋酸(87:13);检测波长为43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6℃.结果:大黄酸在1.47μg/ml~29.4μg/ml、大黄素在1.16μg/ml~23.2μg/ml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中有关物质主要为合成中间体二氟吡啶羧酸(FPA)、脱氟,脱甲基等降解物和氧化产物,中国药典(ChP)与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Ph.Eup)均采用HPLC法控制有关物质限量.采用的色谱条件均以ODS柱为分析柱,一定比例的酸性水溶液(pH2.2~4.0)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峰面积归一化法或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控制有关物质含量,但调节流动相pH的酸或缓冲液略有不同.本文在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银杏黄酮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和药理作用等.了解银杏黄酮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排泄及代谢产物的生理活性等,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在银杏黄酮的研究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已有报道,而异鼠李素研究很少.另有文献报道,在服用一定剂量的槲皮素苷后,血浆中测到异鼠李素峰,表明槲皮素可以经甲基化代谢成异鼠李素,因此研究异鼠李素代谢
本文对环维黄杨星D在大鼠体内(尿、粪便、胆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粪便中分离得到2个代谢产物,经MS、1H-NMR、13C-NMR、UV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0-氧化脱甲胺环维黄杨星D(20-oxidedemethylaminocyclovirobuxineD,CM1)和3N-去甲基环维黄杨星D(3N-demethylcyclovirobuxineD,CM2).大鼠灌胃(ig)环维黄杨星D后
CETP活性应该是CETP转移CE的能力以及脂蛋白作为供体/受体能力的综合.深入分析CETP基因缺陷、各种病态下脂蛋白结构、功能和代谢调节才能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揭示CETP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评价CETP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
芦荟的抗癌活性筛选时,发现芦荟正丁醇萃取物显示抗癌活性,其中主要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成分是芦荟宁.但芦荟宁的抗癌活性弱,为了筛选出比芦荟宁的抗癌活性更好的化合物,合成了芦荟宁系列化合物,并进行了体外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宁4-O-烷基化衍生物中,烷基侧链为戊基以下时没有活性或活性小,从正己基到十二烷基衍生物显示了强的活性,而侧链为十六烷基以上时没有活性.
本文以苯丙酮为原料,经硝化、还原、重氮化氯代反应合成了盐酸安非他酮的重要中间体间氯苯丙酮,经溴化、与叔丁胺缩合、酸化成盐合成了抗忧郁药盐酸安非他酮,HPLC含量99.5%,五步总收率为16.6%.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抗菌药物不断面市,但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防耐药变异浓度(mutantpreventionconcentration,MPC)指防止细菌发生耐药变异的抗菌药物浓度,临床给药中保证抗菌药物浓度在MPC以上,对感染的治疗具很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药物缩小耐药变异选择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用关闭耐药变异选择窗等手段,防止耐药变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对其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已经证实,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具有良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1、2],Lig对肺纤维化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AM)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有无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观察了Lig对BLMA5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AM分泌TNF-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