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A建模的田间车辆姿态预测

来源 :2016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减小农田不平度对农业机械装备精准作业质量的影响,部分农机具已设计有相应成熟的田面仿形作业机构或耕深自动调节装置,但作业效率仍受限于控制、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而难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工作效率,从系统控制角度出发,提出将预测算法应用于农机具的姿态补偿控制。
其他文献
鹿类中药材为我国传统滋补类中药,主要包括鹿茸、鹿角、鹿血、鹿角盘、复方,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鹿类中药材药理作用进行详细综述,为其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鹿茸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能修复骨缺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脂肪分解,延缓衰老,改善学习记忆.鹿血在心悸、骨质疏松、抗衰老等方面效果良好.鹿角盘表现在对乳腺增生,免疫增强,骨质疏松,补血等方面.复方对骨头缺
为明确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鹿血压变化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相关性.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mL·kg-1,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0min进行血压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表明,梅花鹿麻醉期血
梅花鹿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北部,中国是梅花鹿的主产区,但迄今为止,对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演化历史问题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本文收集了过去研究人员所积累的有关资料,结合野外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进行了简要汇总.
提出了一种蔬菜钵苗移栽机全自动气动成排取苗装置。阐述了取苗装置的结构原理与工作过程。建立PROE 模型,规划取苗轨迹、槽轨迹、优选取苗装置结构尺寸并进行取苗过程的初步优化;建立Adams 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修正槽轨迹进一步优化能够反映机构性能的接触力;对取苗装置进行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发现并解决取苗装置的冲击弹跳问题,约束气动元件的选型范围。分析取苗装置的运动特性,得到其运动学性能参数并
针对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缺乏合适排种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设有导种板的窝眼轮式小麦精量排种器。导种板为倒V 结构,底部为弧形,包裹排种轮,在导种板的导向下,种子定向排列,提高型孔充种效率。型孔形状设计为梯形结构,便于椭球形种子充种和清种。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 建立了小麦种子三维模型和排种器三维模型,对排种器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以型孔无倒角、倒边角、倒圆角,清种刷安装角度15°、
本文以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机载式液体点状注肥机第一代机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机型现阶段存在的施肥针入土施肥对土壤扰动大,施肥效果不佳,造成肥料浪费等问题,对机具的关键执行部件注肥轮进行理论建模,参数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台试验与大田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优化设计效果。
针对小麦免耕及宽幅播种机存在的仿形效果差、播种深度稳定性差以及播种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机械执行部件并与电气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刮土整备器和播深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研究出一种小麦宽苗带等深播种装置,并进行了播深性能试验。
滑动式开沟器是应用于我国轻型免耕播种机上的关键耕作部件,要求滑动式开沟器在不同作业条件下都减小开沟作业的牵引阻力。为明确播种作业时不同作业条件(作业速度、作业深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对滑动式开沟器牵引阻力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建立开沟器土壤切削的有限元模型,对滑动式开沟器的牵引阻力进行分析;应用二次正交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作业速度、作业深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等4 因素进行四因素五
针对现有坡地梯田小型播种机存在着播种范围窄、适应性差、机具利用率不高、精度低、浪费种子等问题,以发明专利“小硬实种子无级精量条播机ZL2012102755878”为基础,根据作物或牧草播种农艺要求,采用AutoCAD,Solidworks 三维实体设计和仿真分析,对适合中、小型地块、坡地的通用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并研发了一种山地通用播种机,该播种机排种器采用螺旋渐变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
为了解决埃塞俄比亚苔麸机械化播种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PLC 的苔麸施肥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排种器、开沟器和PLC 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组成,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播种速度,建立播种速度和伺服电机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速实现不同播种速度下单位面积排种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