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雷角度浅析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异同点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是影响人身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且在一般工程中,容易被忽视,也容易混淆.本文从定义、防护措施两方面介绍上述两者的异同点.
其他文献
数值模式的最低模式层通常用来计算表面诊断量,如表面热通量,地表交换系数等.本文采用WRF模式建立了理想的热带气旋模型,研究了最低模式层的高度对热带气旋的强度和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低模式层处于12米以下时对热带气旋强度对其有显著敏感性.随着最低模式层降低,热带气旋的增强率受到抑制,然而不同高度的最低模式层模拟得到的热带气旋的最终强度差异不大.10米风速与最低中心气压所体现的热带气旋强度有所差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半导体数字气压仪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数字滤波技术、温度校准补偿技术和三冗余设计技术,改善了硅压阻器件精度不高的缺点,实现了高精度的大气压力气压测量,为飞行安全提供机场气象保障。
利用北京地区风廓线雷达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及T511全球预报场资料,并采用循环同化方法,对2010年7月9日12:00~18:00(UTC)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探讨循环同化观测资料对短历时暴雨临近数值预报的影响,为改善该地区短历时暴雨的预报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低层风场信息的描述非常精细,采用循环同化的方法进入模式之后
风切变的探测预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研究、发展并广泛使用低空风切变实时探测警告技术手段.本文在分析风切变对飞行安全的危害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低空风切变条件的特征及其对高原机场运营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当前低空风切变探测预警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对比分析单一低空风切变探测设备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讨论了当前国际风切变探测预警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多种风场探测设备组合探测的应用范例.提出了我
本文从上升运动、风垂直切变以及地形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暴雨成因.所用资料包括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观测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以期能加强对"7.21”暴雨过程的认识,并对提高暴雨预报能力有所帮助。分析表明:(1)高空急流辐散与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垂直环流圈上升支、地形辐合线和地形强迫抬升等共同作用构成的强烈上升运动,触发和维持了暖区强降水;低涡东移,锋面系统进一步增强了上升
作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气象学知识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践,从目前大气雷电环境评价业务中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计算公式入手,探索出若干辅助技术方法,即在使用年平均雷暴日参数时,遵循以下原则:使用辖区内最高级别站数据原则,参考辖区内各站最大观测值原则,参考跨区域就近站最大数值原则,参考近些年气候异常期数据原则,参考雷暴日统计外远电记录原则等.认为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评估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评估结果起决
旅游景点多处于高山、开阔之处,古建筑、名贵树木、很容易遭受雷击,又因为室外防雷设施的缺乏,在雷暴天气,必须注意预防雷击伤人事故,所以如何做好防雷工作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和保障景点原有的风貌十分重要.
钢筋绑扎法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方式、方法.在GB50601-2010第3.2.3条中有规定:“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但是,钢筋绑扎法由于其人为因素影响过多,可控性差,加之环境对其伤害很大,使得它的不稳定性增加.本文将从环境、人为等因素阐述绑扎法与焊接法不具备防护雷电流的长期性、可靠性、安全性.
对易燃易爆场所中某甲类车间雷击灾害进行实证评估,对计算中涉及的建筑物及服务设施的截收闪电面积、年平均雷击次数、雷击风险分量等步骤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并根据雷击风险分量在总风险中所占的比例提出科学合理的防雷措施,以期为易燃易爆行业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通讯铁塔周边落地雷击概率、雷击感应电流等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由于铁塔的存在而引起的大气电场、落地闪击分布的变化,揭示了通讯铁塔的存在对周围建筑物、设备等产生的雷击灾害和影响,并提出整改和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