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传说的文化内涵

来源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于北宋的洛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的入海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湾的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建桥时开创了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等多种先进的建桥技术,也流传了许多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洛阳桥传说承载着民众独特的思想情感,蕴含着人们不畏艰难,追求真善美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古代闽南经常发生瘟疫,先民抗瘟疫方法之一是燃放烟花。龙溪鹳林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确切年代不可考。其遗留有古老的溅花灯习俗,即在农历正月十四日晚,将硫磺、木炭粉、铁粉装在竹筒里,然后按特定方式点燃,其实就是最古老的竹筒烟花。据传溅花灯能辟邪、祛病消灾。这体现闽南先民高超的智慧。
作为中华文明的表象之一,妈祖文化在初传日本长崎的整个过程中,或是以文学性的“神话传说”树立起中国式的“海神”信仰,或者以“唐三寺、妈祖祭祀、华人社会”为标志构筑起以长崎华人为主体的跨文化共同体,或者以“渡日高僧”与“分祀信仰”为媒介演绎为日本转向本土化、构筑文化自觉的一大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妈祖文化始终在发挥着“文明互鉴”的有效功能,也成为中华文明走向海外的一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