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查和专利申请中的功能性限定

来源 :2016年专利代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ss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一个案例,从专利审查和专利申请两个角度对功能性限定进行分析,专利审查要做到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与对现有技术的实际贡献相匹配,专利申请要最大化申请人利益.
其他文献
专利申请文件中的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的地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若在专利授权程序中对二者的修改都适用相同的直接确定标准,并不一定有利于《专利法》立法宗旨的实现.本文试
本文分析了修改超范围判断主体与整体性判断以及直接唯一性判断的关系,并结合复审案例,从本领域技术人员出发,进行修改前后申请记载信息的变化的整体性判断,尝试探讨当前审查
功能性特征限定扩展了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但是由于功能性特征限定采用目的或效果描述技术特征,使得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难以界定.本文通过分析《专利审查指南2010》和司法解
会议
针对申请人通过不涉及数值范围的"放弃式"修改方式来克服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形时,本文从"是否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客观衡量技术贡献和公众利益""能否区分保护范围与现
本文从一个发明专利的前后两份相反的无效宣告请求决定出发,分析了导致前后决定相反的"功能性特征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作用"的不同认定,以及形成上述不同认定的法律基础
会议
本文基于我国制药用途权利要求的制定宗旨和保护本意,分析了可能影响该类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制药用途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影响因素和判断
现阶段,我国专利申请中已经涌现大量以功能性限定的方式撰写的权利要求,此类权利要求由于其撰写的特殊性而造成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难以把握,给审查工作增加难度.对于涉及含有
会议
功能性限定是专利申请文件中常用的表述方式.笔者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在《专利审查指南2010》和法院中的不同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异同,
审查阶段和司法程序对功能性限定特征采取了不同的解释原则,其目的都是对过于宽泛的表述加以限制.不当的功能性限定会面临不清楚、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等问题,在审查阶段新提
《专利法》第33条规定了"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但是如何理解和适用该法条却存在争议.本文从一个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和修改超范围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