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建筑设计与素质教育

来源 :2005西部地区教育建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深刻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提出,给小学校园的建设也提出了较新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上海、西安地区小学环境的大量实态调查,针对其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的现实问题,结合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的适宜性对策.
其他文献
分析我院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方面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工作,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该如何开发并不断更新的方法和思路。如何让骨干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课程开发,并通过课题组活动、教师培训和教师参与项目等途径,让任课教师熟练掌握以能力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并能在教学中实施。开发成熟的课程有两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数控专业改革中关键因素的分析,阐述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环节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通过分析机制专业的岗位群,课程改革的背景资料及指导思想,介绍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本文叙述《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从岗位职责需要出发,将液压与气压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机床数字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综合与优化,侧重从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引入了学院自有设备的技术讲解;并建设与课程配套的专业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改的重点。本文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学生的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课程的教学评定和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介绍了《机械技术》综合课程开发的背景,提出了建设立体化教材的思路.在教材体系、课程综合化、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进行的探索。
21世纪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图的调查及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意象图应用于校园环境设计之中.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真实感受是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对空间环境的评价不能仅凭客观的物质条件,还要根据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校园环境设计应以学生为本,通过对意象图的研究可以了解学生对环境的反应及评价,分析影响校园环境意象的各种环境因素,了解使用者对
本文通过对概念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概念产生的源泉的介绍,指出概念设计已成为建筑师重要的设计方式.概念引导下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作品的内涵和感染力,也实现了建筑师对艺术的追求.
在全国高校连年扩招的情况下,我国各地纷纷兴建大学城.本文通过对陕西西部大学城规划设计的总体概况及发展历程的研究,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校园作为实例,对学校的地理位置、规划设计、主要建设组成等进行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大学城的资源共享、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关系、校园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并阐述本人对我国大学城发展的一些看法.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教育学界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结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筑设计工作者也对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创作.本文从国外现代教育理念变迁及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入手,概括论述其各个阶段相互关系及特点,探讨教育理念变迁与建筑形态演变间的对应关系.并结合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现状,探讨符合地域特征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创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