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扫描模式在头颈CTA去伪影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双能量扫描模式下FAST DE技术和单能谱技术在头颈部CTA去伪影中的应用,探讨实用的最佳去伪影技术,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 选取需要行头颈部CTA扫描且具有金属伪影的患者,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并采用最新的FAST DE序列进行扫描,得到80kV、140 Kv、0.5混能图像以及FAST DE图像,将FAST DE图像定义为A组图像,将80kV、140 Kv两组图像利用单能谱技术进行处理得到90keV的图像定为B组,分别记录两组图像所需时间.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A、B两组图像进行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符号秩和检验对两组图像的得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技术的去伪影效果;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图像需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较好的去除金属伪影,得到了满足诊断需要的高质量图像,其中A组3分以上的占90%,B组3分以上的占88.33%,两组图像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Z=-1.414,p=.157).A组较B组图像省去了繁琐的后处理,A组图像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4,p=0.000). 结论 FAST DE技术和单能谱技术均是双能量扫描基础上的去伪影技术,具有基本一致的去伪影效果,但是FAST DE技术更简便和快捷,可在实际工作中大大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重建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3 年1月~ 2015年2月, 对21例膝关节Fanelli分型的C型PLC陈旧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进行解剖重建,术中将半腱肌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两端分别穿过胫骨骨道及腓骨骨道,穿出胫骨骨道的一端重建腘肌腱,其股骨止点位于腘肌腱的解剖学附着点,穿出腓骨骨道的一段重建腓侧副韧带,其股骨止点位于腓侧副韧带的解剖附着点,在屈
目的:严重踝关节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脱位,踝穴的稳定性丧失。只有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并且维持关节的稳定,才能有效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以获得最佳的踝关节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目的: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常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需要在股骨颈闭复位后置入3枚空心钉,其要求为:3枚空心钉平行呈品字形或倒品字形排例,空心钉必须全部在股骨颈内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散程度,所有空心钉螺纹要跨过骨折线,尖顶距越小越好。传统置钉方式要求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不断使用透视机确定导针及螺钉的位置和常度,只到满意为止。
目的:提高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 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探讨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结果:医学研究生的成长关系到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是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注重学术研究,忽视思想道德重建,教学模式不足、临床实践能力差,科研相关教育无系统化培训及没有成熟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USPIO标记兔B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USPIO对BMSCs的增殖性和多向分化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磁标记细胞的MRI信号变化. 方法:(1)实验组经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USPIO,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8小时后处死各组兔,并分离、培养其BMSCs,选取各组第三代 BMSCs作为实验对象;(2)普鲁士蓝染色测量BMSCs的磁标记率,增强型cck-8试剂盒观察BMSCs的增殖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T1WI序列、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在脑微出血中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选择 2015年 12 月至 2016年 5 月中国医科大学四平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并疑似脑微出血的患者行头颅磁共振(MR)检查.在T1WI 检出高信号出血灶时,SWAN 序列表现为明显低信号的病灶确诊真实的出血灶,记录出血疾病例数、部位及数目.按照出血灶的位置,比较 T1WI 与SWAN 序列对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CT表现及病理分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设备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体位为仰卧位,对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扫描前用5%水合氯醛灌肠镇静, 用量为1ml/kg体重.扫描参数: 管电压 100kV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定量分析在应用于软组织肿瘤时动脉输入函数(arterial input function, AIF)的选择. 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瘤患者术前用Siemens 3.0 T MR仪行定量DCE-MRI扫描,具体是用3D-VIBE序列行多小翻转角T1WI扫描,翻转角分别取5°、8°、1
目的:CT图像伪影是指实际物体被扫描时,重建后的图像出现了实物中不存在的部分,使图像的质量下降、掩盖病灶、出现假病灶,影响影像诊断,出现误诊的情况.CT图像伪影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在图像中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导致图像伪影的因素主要有三类(1) 成像原理和技术的限制,包括射束的硬化 、部分容积效应等(2)被扫描物的属性,包括金属伪影和运动伪影(3)CT设备本身有关的伪影,包括探测器和球管.其
目的:探讨新方法在冠状动脉CTA图像呼吸运动伪影的有效性 方法:本文系统回顾本院自2015年至2016年20例冠状动脉CTA图像,初步分析其图像质量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具体原因,通过反复、逐步的实践改动过程,从而得出如何有效控制呼吸运动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结果:与原始后处理方法对比,新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有效修复呼吸运动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具体见下图: 结论:本文中新的后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