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腹部外伤的影像诊断以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腹部外伤的影像诊断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5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腹部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腹部外伤患者CT征象特点进行总结,评估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 105例患者损伤情况分别为50例脾损伤、10例肾损伤、23例复合伤、11例肝损伤,11例肠破裂,诊断率为96.38%,且CT征象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仅有3例CT征象不明显经手术证实为小肠破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血管性病变急腹症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的120例急腹症患者,其中梗阻性病变患者30例,炎症性病变患者53例,出血性病变患者19例,缺血性病变患者5例,穿孔性病变患者12例。所有患者运用多层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将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符合率进行比较。
目的 高分辨CT(HRCT)扫描颞骨乳突结构,观察前庭导水管结构,测量其径线,探讨前庭导水管扩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9例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者及35例耳部结构正常者,行颞骨高分辨扫描,将图像分析与临床症状进行结合。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步骤中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对功能网络连接性的影响。方法 23例健康受试者接受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后扣带回(PCC)及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分别为种子区,用时程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获取默认网络及执行网络以及其负相关网络;在其他图像预处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时功能网络连接性在组内特征,及配对双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差异。
目的 对比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6例,入院治疗后均采取颅脑MRI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手段的检出情况及发行异常部位的情况,对比其不同类型颅脑损伤患者检查的一致性。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恶性组,卵巢良性肿瘤30例作为对良性组,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入院后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扫描,记录两组患者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指数表观弥散成像(eADC)。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apillary tumor,SPT)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术前CT图像,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方式.5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患者1名男性,4名女性,年龄在23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岁.结果:5例SPT中2例病灶位于胰尾,3例位于胰头,其中1例伴胰
目的 通过对56例乳腺癌治疗后CA153升高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18F-FDG PET/CT对此类患者复发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血清CA153升高后3天至1个月内行常规18F-FDG PET/CT显像。由三名有多年诊断经验的医师独立阅片,有两名及以上医师意见一致时方可做出诊断。以病理结果或随访一年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58例患者确诊局部复发2例,转移30例,无复发转移14例,第二原发
目的:对比分析DWI-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区别,为鉴别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8例鼻咽癌首诊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病例,对放疗结束时进行的MRI增强扫描及DWI-MRI扫描,所获得的ADC值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放射治疗后纤维化弥散速率快,呈低信号,而局部肿瘤复发弥散速率慢,呈现出高信号,即纤维化组织ADC值高,局部肿瘤复发ADC值低。
目的:本文为执行GBZ176-200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防护性能检测,减少资源浪费,制作医疗结构自检测用标准铅的替代用品,即比对铅,使用比对铅测量铅衣的铅当量.材料: 医用X射线设备、对比铅、0.05mm厚铅箔、X射线剂量测量仪、不同型号铅衣、铅裙.
总结了12例产褥期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留置鞘管,导管及微导管的护理,重视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