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属铜催化剂上CO/O/HO直接制取HO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种Cu/Al<,2>O<,3>催化剂,使用BET、TEM、N<,2>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CO/O<,2>H<,2>O直接法制H<,2>O<,2>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反应结果显示最高过氧化氢生成速率达到0.326mmol/(g·h)<-1>.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十八胺为模板剂、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利用钛醇钛醇盐的水解制备TiO.分别以不同量的正硅酸乙酯对TiO进行Si改性,制备Si掺杂TiO.以XRD、低温N吸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和活性中心进行表征,以现适量的Si掺杂对TiO比表面积、孔体积、锐钛矿含量都有所提高.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Si可大幅度提高TiO的催化活性.
本工作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条件(温度和时间)对BO/TiO-ZrO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将反应性能与物化表征结果进行了关联.
本文以蒸煮处理水合氢氧化锆制备了ZrO-A,将水合氢氧化锆静置过夜制得ZrO-B,以此2种载体通过初湿浸渍法制得Ru/ZrO贵金属催化剂.在BET测试中ZrO-A载体及其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远高于ZrO-B载体及其相应催化剂;TPR表征表明,Ru/ZrO-A中Ru的分散性更好,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更为紧密.以苯酚和乙酸水溶液为模型废水进行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Ru/ZrO-A无论是在反应活性还是稳定
本文采用CsCO中和HPWO/SiO及HPWO中和CsCO/SiO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了CsHPWO/SiO催化剂,XR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仍基本保持了原有磷钨酸的Keggin结构.以乙酸乙酯的合成反应为模型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发现其活性变化次序为:CsHPWO/SiOPWO/SiOHPWO.对不同的杂多酸铯盐,其活性变化次序为:CsHPWO/SiO>sHPWO/SiO>CsHPWO/SiO.
本文研究了固载的AlCL催化剂对α-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及产物运动粘度的影响,并比较了用不同碳链α-烯烃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α-烯烃聚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本文对负载于不同孔径二氧化硅载体上的Rh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载体孔径的影响.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随着载体孔径的增大,反应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产物的选择性,特别是甲烷及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变化趋势:即孔径赵大,甲烷选择性增大,C含氧合化物的最佳生成温度朝低温移动.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于原子比的镍铜催化剂.测定了该系列催化剂对苯加氢制环乙烷的催化活性;考察了镍铜原子比、镍铜负载量、还原温度和浸渍方式对苯加氢制环己烷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金属铜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活性较好.以镍含量12.5﹪,镍铜原子比为1/1,镍铜共浸制备的催化剂较好.
本文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r和CeZrO(x=0~1)含量的系列Cr/CeZrO/AlO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上CO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催化反应活性,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eO和CeZrO对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r的质量分数小于6﹪时,以高分散状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
本文研究了Cu和ZnO对Ni/AlO在甲烷裂解过程中的调变作用和对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TPR过程表明,ZnO或Cu的加入可降低NiO与AlO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体系中NiO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XPS研究也表明,ZnO或Cu的加入可以降低Ni的结合能,减弱了Ni与AlO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制备了NbO/MgAlO/α-AlO催化剂,并用于EO水合制备MEG.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对设备无腐蚀、分离简便等优点,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