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优化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研究

来源 :2006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PSE 200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计算机对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是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简称PS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模拟研究了液流强度和堰径比对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改进塔板液流状况的两种方案:设置不等高入口堰和设置圆弧型的导流板,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以上两种方案都能够很好的达到优化塔板液流状况的目的.
其他文献
湍流是一种三维非稳态的随机波动现象,准确地描述湍流波动这一高度非线性的特性十分困难.本文首先简要叙述湍流这一物理现象的特点,从而引出基于不同角度建模的湍流模型,其中大涡模拟方法因其描述湍流波动的准确性较高,计算量相对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较少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不仅在理论模型上对LES进行分析,还运用并行计算机、FLUENT6.2软件作为计算平台,针对水平管道中两股不同入射速率的流股相互作用下的
本文从流程工业CIMS的构架出发,讨论了实时数据库在MES中的作用,提出了面向应用的实时数据库实施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针对间接聚丙烯过程的强非线性,直接从模型出发,探讨控制方案.采用GMC(一般模型控制)控制,用一个GMC控制器控制主对象(反应器温度),副对象(夹套水出口温度)分别采用拟稳态假设与GMC控制.比较了模型/对象匹配与否时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专家系统等为代表的一类智能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由于借鉴了人类思维方式和方法,对研究对象先验知识要求少,使用灵活,为解决复杂控制系统的瓶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针对乙烯生产过程的关键操作单元——裂解炉和丙烯精馏塔,阐述了智能控制技术在乙烯装置中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工业现场的应用说明,智能控制技术在过程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流程行业企业的供应链为背景,建立了集成的生产和配送计划模型.通过分析工厂和配送中心计划决策的关联约束,利用拉格朗日松弛方法松弛关联约束,构造了工厂生产计划子模型和配送中心配送计划子模型的分布决策结构.基于次梯度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优化协调机制,通过迭代优化拉格朗日乘子,实现分布决策下的协调优化.
本文介绍了多周期模型的主要功能和多周期模型在中石化的应用现状,多周期选油模型、多周期船期模型和船期滚动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实际应用.其中,多周期选油模型重点介绍了现货选购和MIP技术的联合应用,多周期船期模型重点介绍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船期模型。最后,介绍了船期模型和船滚动模型的联合应用.通过多周期PPIMS模型,各个企业制定了适合自己企业的年度、月度计划,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常减压装置的工艺流程里,管式加热炉的主要任务是把原油或重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该装置的各线的产品质量.本文就影响炉子出口温度变化的各种干扰进行了简单分析.炉子出口温度的变化对常减压各线产品有何影响进行剖析.以霍尼韦尔的TDC3000为控制平台,从控制方案和控制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从而达到优化生产,提高效益的目的.本文重点论述了控制方案的实施
本文采用严格的数学规划方法,对沿海炼厂的原油混输调度问题进行了建模和求解,提出了一个基于异步时间段的连续时间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数学模型和一个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迭代求解算法.模型以最小化操作费用为目标,确保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的平稳性,避免进料品质超标.本文采用求解一系列MILP来近似求解非凸的MINLP,得到了一种有效的求解算法,避免了原油混输MILP模型产生的浓度不一
燕山分公司炼油厂二催化装置是国内目前唯一采用富氧再生技术的催化裂化装置,本文对常规再生与富氧再生两种不同再生方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初步结论:采用富氧再生技术可有效改善烧焦效果,提高平衡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进而优化产品分布,提高装置的整体效益,并且该技术的使用可在主风机及再生器主体结构不做动改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装置的烧焦负荷和加工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为了更好的提高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脱碳能力,适应新型高选择性催化剂要求,本文采用天津大学国家精馏中心专利技术对二氧化碳吸收塔、解析塔、环氧乙烷汽提塔下塔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对改造前后工艺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优化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