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涡旋与内波的相互关系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地中海涡旋由于物理性质与背景海水有着巨大的差异,存在密度界面,因此不难联想在其上、下边界可能具备内波形成的条件,而通过地震观测数据也确实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中海涡旋的上、下边界有清晰的反射,通过计算反射同相轴的波数谱,并与内波GM模型谱的对比可以确认,这些反射所揭示的正是内波的结构。由于涡旋核心并不直接与背景海水接触,因此对涡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涡旋边界水,而通过本文分析发现涡旋的边界事实上就是内波,因此通过对内波的计算可以帮助分析涡旋的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压缩感知原理,建立位场稀疏采样重构模型,对常规随机采样方法进行了改进,进而利用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重构数据。通过理论模型与实际位场数据的重构试验,余弦变换可对位场数据进行很好的稀疏表达,利用改进后的泊松碟采样方法可以得到随机且均匀的采样效果,相对于MP、OMP等贪婪算法基于迭代再加权算法可以以较少的采样数的重构信号,且对信号的稀疏性适应性更强。
本文利用处于东亚高纬地区的Zhigansk和Yakutsk两台站2006年的电离层频高图数据,对两台站不同类型的SF在各个季节的发生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文在大量连续多普勒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统计研究了中纬地区白天与夜间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表现特性,结果表明白天与夜间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与波状扰动的关系及时变特性(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白天和夜间弥散回波与波状扰动的相关情况明显不同,夜间的扩展F与波状扰动的相关度(88.9%)明显的高于白天的弥散回波事件(58%)。
本文将利用海南站(19.5°N, 109.1°E, DIP lat. 9°N)数字测高仪在2002年太阳活动高年的Es层临界频率(foEs)和最小虚高(hEs)数据,利用小波分析和“相关图谱法”统计分析偶发E层的周期震荡特征。其主要结果为:①从全年小波系数看,Es在7~8月的周期变化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1. 4, 7天左右周期,而其他月份相对较弱。②从两个月左右的相关图谱幅度系数看,Es在不同月份
本文介绍了武汉MST雷达的主要功能系统,指出MST雷达是一种晴空探测雷达,主要是基于布拉散射对一定尺度的湍流进行探测,从而获得大气的三维运动状态及相关参数。该雷达具有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对3.5~25km和60~90km的大气三维风场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为该地区的大气风场结构及大气运动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保障。
Double layers has long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both laboratory and space plasmas. Double layers are found in a wide variety of plasmas, from discharge tubes to space plasmas, and are especially
本文利用了THEMIS卫星计划中的P2卫星数据对准垂直弓激波附近场向回流离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在弓激波ramp处同时观测到了回旋离子和场向回流离子的存在。并且不论是速度分布范围还是离子的数量,磁鞘中不同位置的场向回流离子的分布情况都非常相似。
本文重点分析了CR2060期间STEREO B所观测到的一个CIR对结构,根据观测结果,认为该事件所伴随的能量粒子通量增强是CIR对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还发现沿径向方向两个CIR结构相互逼近,并最终在较远处并合,可能导致某种加速效应。
本文重点对2010年5月23日爆发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的磁岛并合及电子加速现象进行了分析。整个事件中至少三处发生了磁场重联,这是非常难得的。而针对加速电子能量的估算表明:产生射电信号的高能电子主要是在磁岛并合过程中得到加速的。
本文用日本GPS网观测资料,计算电离层扰动,并进一步研究了电离层扰动传播速度与方向。由于3月11日地磁并不平静,本文同时考虑了2011年3月9日和2011年7月IO日发生在TOHOKU海岸另外两次地震,对其相应的电离层扰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日本GPS网双频相位观测值解算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变化的残差分析,3次地震主震几十分钟尺度内发现多个GPS台站,出现有明显的电离层扰动。通过扰动传播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