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采高工作面回采后顶板裂隙发育分布及应用实践

来源 :第八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采空区是采煤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的实际情况,采用在采空区"O"形圈的裂隙带内布置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放瓦斯的方法进行治理.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位钻孔的抽放机理以及钻场、钻孔参数的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及经验公式综合确定了1704工作面高位钻孔的最佳布置方式,即工作面顶板上方11.11~51.25m的裂隙带区域.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位钻孔的钻孔位置距顶板33~41m时抽放效果最好,此时钻孔抽放瓦斯浓度51%~73%,单孔抽放纯量2.0~3.0m3/min.随着钻场与工作面距离的减小,钻场内钻孔的瓦斯抽放浓度降低,抽放混合流量增大.通过高位钻孔抽放,使得回风流的瓦斯浓度降至0.25%,回风隅角的瓦斯浓度降至0.35%,治理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工作面回风隅角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的问题.
其他文献
高含硫天然气已成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H2S气体的剧毒性和成藏复杂地质条件,给钻井工程带来许多安全钻井技术难题.针对井喷后H2S气体的扩散过程属于非稳态紊流运动的规律,选择N-S方程组作为主控方程建立物理模型,根据地表实际条件,模拟计算了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条件下对H2S气体扩散的影响,总结出了扩散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进行井控安全管理、制定应急措施以及开展风险评估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哈山3井是胜利油田在西部部署的一口预探井,周围邻井实钻资料少,地层岩性、地层压力及层段变化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钻井液体系以及相关配套工艺措施是保证该井顺利施工的基础.鉴于此,本文紧紧围绕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及钻井方式选择、钻井液设计和固井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了该井的钻井工程设计技术及现场应用效果,得到了以下结论:(1)针对哈山3井井眼易失稳、机械钻速低、固井难度大等技术难点,详尽可
随着难动用超薄油层勘探开发需求及水平井配套技术的日臻完善,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开采超薄油层已备受建设方青睐,然而针对油层超薄这一固有地质特性,如何提高长水平段超薄油层有效钻遇率还是一大技术难题.为此,吐哈油田开展了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攻关研究,通过采用"精确着陆技术"、"双(多)探底技术"、"动态靶盒模拟技术"、"钻头轨迹跟踪技术"、"工程地质导向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稠油区块超薄油层进行水平井现场试
吐哈油田三塘湖区块条湖凹陷以及玉北区块表层钻井过程中,恶性井漏频繁发生,堵漏损失了大量时间.针对恶性漏失,将高吸水膨胀材料和各种变形材料结合,利用架桥作用和吸水材料的膨胀特性,对不同漏失情况进行堵漏剂配方研发,研究形成了一种高效复合延迟膨胀堵漏剂,在室内使用JHB-Ⅱ高温高压动态静态堵漏实验仪进行了静态、动态模拟堵漏实验,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尺寸裂缝漏失的高效延迟膨胀堵漏技术.实验表明,该堵漏剂具有
元坝气田主力气藏埋深超过7000m,是中国埋藏最深的海相气田.陆相地层岩性致密、硬度高、非均质性强,机械钻速低,特别是须家河组地层,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极差,牙轮钻头磨损速度快、进尺短,PDC钻头难以满足高研磨性的要求,钻头合理选型困难.针对须家河组地层硬度高、砂泥岩交错的地层特点,研制出了KPM系列牙轮-PDC混合式钻头,采用3刀翼和3牙轮设计,兼具牙轮和PDC钻头两者的优点.在元坝须家河组
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油田油藏埋深浅,地层疏松,直井单井产量偏低,采用水平井开采可大幅度提高油藏接触面积,增加产量.但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面临如浅层疏松地层大尺寸钻具的造斜率难以保证、浅层大尺寸套管柱下入困难等一些特定的技术难题,本文从井身结构设计、井眼剖面优选、浅层高造斜率并眼轨迹控制、大尺寸套管柱的安全下入等方面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总结,得到了以下结论:(1)形成了疏松地层轨迹设计及定向控制、减阻降摩及
本文针对吐哈油田深层致密砂岩区域煤系地层水平井钻井的难点,开展了煤系地层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优化、煤层安全定向、防塌钻井液体系及长水平段优快钻井等配套技术研究,并在现场试验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与前期所钻水平井相比,煤层定向平均完钻周期降低了27.5%,复杂事故时效减少了94.90%;水平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47.41%,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56.93%,水平段长度增加了43.76%,水平段平均复杂事
加强油基钻井液对微裂缝的封堵是解决页岩气井壁失稳的关键措施之一.页岩微裂缝的尺寸一般在纳米-微米之间,常规的封堵剂尺寸对微裂缝来说太大,起不到封堵良好的封堵效果.本文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在一定条件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出油基钻井液用纳米聚合物封堵剂,该封堵剂粒径分布在50~300nm,热稳定性好.钻井液评价结果表明,与未加入封堵剂的白油基钻井液相比,加入1%封堵剂的白油基
OTRA-6Z井由阿尔及利亚OC-TOUAT(CNPCI-SONATRACH)公司开发的一口水平井.2006年完钻后,因7in套管于663m处接箍断脱4m,及7in套管固井失败等原因,造成该井脱节处下部套管自由活动,井筒无法承压,不能正常投产.前期曾采用若干套针对套管进行补贴、封堵以及整形方案,均未取得成功.2012年采用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制定的悬空尾管双封隔器补救工艺技术获得成功
歧口凹陷的滨海地区是大港油田近年来的重点勘探区块,该地区油藏埋深差异大,地层压力系数大小不一,存在多套压力层系,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油气侵或井漏现象,处理这些复杂情况,严重制约了钻井速度.该论文是在分析歧口凹陷滨海地区地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并跟踪分析实钻压力,确定区块压力系统的方法.通过对该区块内所钻井的地质、测井和钻进参数等资料进行广泛搜集并建立了邻井资料数据库系统,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