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酸类光响应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电导的高效调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光响应材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离子液体也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无疑,将光响应基团和离子液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同时具备二者优点的新型材料,即光响应离子液体.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1-5].本文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原料,合成并表征了一类新型肉桂酸类光响应离子液体.此类离子液体由咪唑类阳离子([Cnmim]+)(n=4,6,8,10,12,14,16)和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酸([OMCA])阴离子组成.其水溶液的电导可以很好地由光来进行调控.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最大电导变化率达到127.7%,约为文献报道值的12倍.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表明,影响这些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顺反异构化转化效率主要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离子液体的浓度及碳链长度等.除了顺反异构化转化效率以外,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簇集状态也对电导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光照前肉桂酸反式构型的阴离子与咪唑阳离子簇集体的作用强,有利于胶束的生长;紫外光照后,阴离子由反式异构体转变为顺式异构体,与簇集体的作用能力弱,阻碍了胶束生长,提高了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电导率.
其他文献
The discrete dislocation plasticity in crystals is investigated by discrete dislocation dynamics (DDD) and micro-scale continuum crystal plasticity theory, respectively, in this work.A new method for
会议
建立了高温氧化的理论和计算方法,考虑微结构演化和氧化物的生成,模拟高温扩散行为、高温氧化行为以及氧化生长应力的分布和演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热传导方程,研究了热传导过程中的高温氧化行为,并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会议
通过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球体开孔泡沫铝的厚度H、横向尺寸L、球体直径D等尺寸变化对其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霍普金森压杆研究了球体开孔泡沫铝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响应.
会议
基于大尺度高电压电火花气泡(最大半径可达30mm),对不同距离参数下的气泡与水平刚性壁面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重点对超近壁面的气泡脉动过程、射流形态、和射流形成时间进行了分析.
会议
针对仿生植物含液闭孔蜂窝材料与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开展了其几何非线性多尺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建立了含液闭孔多孔材料以闭合液体腔中液压为驱动力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多尺度计算模型.针对该类型含液蜂窝材料与结构中的各微结构具有不规则多边形的特征,进一步开展了基于非规则多边形粗网格单元的非线性多尺度有限元方法.
会议
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是战争、车祸及其他意外事故死亡的主要原因.开发短时间内止血的紧急救生止血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出血导致的死亡率.过去十年,沸石止血材料Quikclot已经在战场上救活了成百上千人,然而其存在较大的副作用,这大大限制了Quikclot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止血效果好、副作用低的止血材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沸石止血材料有着十几年的应用历史,但是其机理仍然不明.近年来纳米材料-生物体
采用NaOH对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制备多级孔ZSM-5,并采用XRD、SEM、NH3-TPD、ICP-OES、BET、TG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ICP-OES数据显示,碱处理主要起到脱硅的作用,而且随着碱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大脱硅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优化了碱处理条件,发现在最优的碱处理条件下,ZSM-5的比表面积由原先的223增大到318 m2/g,介孔量由0.06增加到0.18 cm3/g.由于介
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球(MSN)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输送和释放、酶的固定、生物分子的分离[1].本文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环己烷-水形成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做模板,TEOS 作为硅源进行水解、缩聚.成功制备了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球.SEM 和 TEM 图(Fig.1)可以观察到粒径为 400-500 nm 的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单分散纳米球.低温 N2吸附–脱附
纤维素气凝胶是新生的“绿色”天然高分子纳米新材料.本研究以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制备了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气凝胶.采用 SEM、XRD、FTIR 和 BET 研究了复合气凝胶的形态与结构;通过压缩测试和 TG 研究了气凝胶的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壳聚糖对复合气凝胶的孔隙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气凝胶内部孔隙由纳米纤维网络向片状结构转变,且孔隙
在中国,废弃菌糠的产量以每年8百万吨的速度持续增加[1].但不幸的是,其中大部分往往被焚烧或作为有机废物进行自然分解,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目前,我们的工作聚焦在白灵菇菌糠的热解性质及其液化产物的分析上,通过热重分析技术,白灵菇菌糠的动力学参数被计算获得,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过程的影响也被确定.此外,干馏热解实验数据显示,最佳的热解温度出现在470℃,对应的生物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