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多模态克隆选择算法

来源 :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系统分析多模态函数优化克隆选择算(CLONALG)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记忆细胞形成、网络抑制、梯度法和山谷搜索法,提出一种自适应多模态克隆选择算法。典型多峰值函数仿真实验证明,算法能够找到多模态问题的全部最优解和尽可能多的局部最优解,且无冗余.通过与同类算法进行比较和计算复杂性分析表明,该算法不仅计算量小、具有更好的搜索性能,而且无需任何先验知识,可实现真正的自适应搜索.
其他文献
采用自主研制的YF-04催化剂对同一种加氢裂化尾油进行了异构脱蜡试验。结果与美国雪弗隆公司催化剂(以代号Ch表示)对比分别表明:[1]YF-04异构脱蜡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异构活性和选择性;[2]与催化脱蜡相比,YF-04异构脱蜡催化剂具有基础油收率高、粘度指数高、副产品价值高的特点;[3]在同等条件下,YF-04催化剂的异构脱蜡活性及选择性均好于Ch催化剂。
将裂解C馏分选择性加氢饱和二烯烃后,醚化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工艺路线。为使C馏分满足醚化反应的要求,本文进行了裂解C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工艺研究,对裂解C二烯烃选择性加氢Ni系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反应压力、空速、反应温度、氢烯摩尔比对二烯烃选择性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其适宜的实验室反应条件是:压力0.5~1.5MPa,温度50~80℃,空速1.0
通过对多种有机酸的脱钙效果筛选试验,选出了脱钙性能良好的复配酸。对不同种类的缓蚀剂在复配酸介质中进行缓蚀效果考察,找出了适合的缓蚀剂,工业应用试验表明,由选出的复配酸和缓蚀剂组成的脱钙剂在各项使用效果上与进口脱钙剂相当或接近。
介绍了我国清洁燃料标准的发展进程,并参考国外清洁燃料标准的发展,从现有国内技术支持,炼油装置的特点等,分析了我国清洁燃料标准的未来发展进程,主要体现在对燃料油中硫、烯烃、苯以及芳烃含量的限制。为了保证未来严格的燃油标准得以实施,我国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整合炼油装置,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燃油清洁化技术,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
报导了采用SiO-AlO载体,引入助催化剂的办法,制备成功具有优良加氢脱芳烃活性和稳定性的NiO-MoO/SiO-AlO-TiO催化剂。试验通过安排L(43)的正交表进行,从平均总芳烃含量和反应寿命两个方面来分析试验结果,最终选出较好的催化剂配方。TPR研究结果表明,未改性的NiO-MoO/SiO-AlO-TiO体系(即SKCX-17催化剂)出现了3个明显的还原峰,峰Ⅰ、峰Ⅱ的还原温度与纯NiO接
渣油的加工和充分利用及清洁燃料的生产已成为当今炼油加工的主要课题。而渣油加氢与RF-CC的组合工艺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南炼化3lO万t/a RFCC原料预处理装置的工艺试验以及工业应用概况,通过对工业装置的初期标定和工业装置生成油的RFCC试验,进一步考察了海南高苛刻度渣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
基于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及现场标定数据,对某企业加氢裂化装置进行能量平衡测试研究,提出节能改进方向,并对该装置已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供同类装置参考借鉴。
介绍了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在中国石化胜利石化总厂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不但使破乳剂用量降低50%-70%,同时脱后原油含盐从4.64-15.01mg/L降低到3mg/L以下,含水从0.292%-0.385%降低到0.2%以下。
杜巴油作为含硫一环烷中间基原油,轻油含量很低,酸值高,密度高,残炭高,胶质含量高,钙含量高,这五高的特点给加工带来了不利因素,针对杜巴油含盐量较高的特点,为减轻塔顶系统的腐蚀,对"一脱三注"进行了调整,并加大了管理力度。同时由于杜巴原油钙含量高,印灰分高,造成石油焦和煅烧普焦灰分超标,产品质量降级,销售价格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电脱盐使用南方某公司生产的J脱钙剂和北方某公司生产的H脱钙剂,均能
介绍了HR催化汽柴油烃重组技术在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的工业化应用情况,通过实践证明了烃重组技术是目前提高汽油辛烷值有效工艺手段之一,同时对催化装置柴汽比和多生产优质柴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项技术对于辛烷值资源不足的企业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