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5年回顾及展望

来源 :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基本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光动力学疗法应注意及解决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国内医学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发表于1982-2006年的30篇原创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中英文论文。并对文章中有关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应用的激光器及光敏剂、取得的疗效以及发生相关的不良反应等均记录下来,整理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87例,均应用血卟啉类光敏剂及波长630nm左右激光器完成治疗,有效率(CR+PR+MR)为87%。光动力联合治疗组疗效较光动力单纯治疗组疗效好,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u=4.456>2.58,P<0.01)。光动力学疗法对各种病理类型肿瘤均有效。不同作者应用不同的激光器及光敏剂,但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结论:光动力学疗法对早期肿瘤有根治效果,对晚期肿瘤有较好姑息治疗效果,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生物标志物ER、PR、CyclinD1、Bcl-2、Ba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探寻这些生物标志物对化疗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用HE及SP免疫组染色法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生物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ER 60%,PR 58%,CyclinD1 55%,Bcl-2 50%,Bax 34%。其中ER的阳性
目的:研究生物标志物NF-κB/P65及FHIT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肿瘤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检测359例结直肠癌(其中有198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及35例癌旁正常组织NF-κ B/P65及FHIT表达的异同。结果:(1)结直肠癌NF-κ B/P65的阳性率为67.7%(243/359),FHIT的阳性率为46.0%(165/359);
目的:寻找结肠癌Colo205细胞系中SP(sidepopulation)亚群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结肠癌Colo205细胞经Hoechst33342染色处理后固定,后续PI复染对其中的sP细胞进行定位,并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SP细胞与非SP细胞在DNA-PKcs、P16、FHIT、NF-κ B/P65及Id2中表达的异同。结果:(1)结肠癌Colo205细胞中Hoechst33342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球瘤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4例胃血管球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球瘤的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胃血管球瘤主要形态学特点包括: (1)肿瘤组织呈多结节状,结节周围被平滑肌束分隔(2)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红染或透亮,无细胞异型性和分裂像;(3)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或血窦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或呈实性排列,局部间质可
目的:研究谷光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S—transferasepi,GSTP1)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P1在50例前列腺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MSP)方法分析GSTP1基因启动子区5,端CpG岛非甲基化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淋巴瘤及小细胞肺癌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得出明确诊断、且进行了:PAX-5染色的70例淋巴瘤(34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36例霍奇金淋巴瘤)及33例肺小细胞癌病理结果,总结其在实际诊断工作中的意义。结果:PAX-5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均呈弥漫且强的核阳性,且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CD79a;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P
目的:随着影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开辟了新的介入诊断领域,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几乎可以获得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用于病理诊断,而且穿刺术微创,更为病人所接受。与其他实质器官一样,淋巴结的手术切除活检现也已越来越多地被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所取代。如何在更小的组织上进行诊断并分型,特别是淋巴瘤的精确分型,以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是病理医师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方法:分析总结自2001年1月至2007年3
目的:分析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影像表现与病理形态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作初步探讨,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6例幕上PNET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表现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例均为男性,5例为儿童和青少年(5-19岁),1例成人(37岁),颅内高压为主要症状。CT或MRI肿瘤最大径范围4.2cm-10cm,呈实性或囊实性,混杂密度或不规则异常信号,环状或不均匀强化。
目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因较胶质瘤有较少的侵袭性及更好的预后,而广泛引起关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便是一预后良好的神经元肿瘤,望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解放军总医院1970—2000年以及2005—2007年神经外科手术病例,共计28例CN病例。所有病历行石蜡包埋、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常规病理学观察。结果
目的:通过观察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临床症状以及整体状况,评价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以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而接受放疗,且身体机能状态评分(KPS)60分以上,预料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为纳入人群。确定样本量46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复方地芎汤(生地、川芎、丹皮、桃仁、连翘等),对照组则给予一般扶正抗癌中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