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伤骨科应当注意长期存在的三个不足(摘要)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应注意体现国内学术成就 我国创伤骨科诊治水平在世界上并不逊色是不争的事实,而国内文献长期以来存在的误区,就是不注重体现国内核心期刊显示的经验和成果,总是认为国外的月亮圆,似乎全部引用国外结论才有写作水平。有些专题综述文几乎就是国外翻译文,其自我贬低置国内学术成就而不顾,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当今世界依然存在"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之偏见,我们不应助长偏见,必须坚定自信心,在生命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国内经验抑或比国外经验更贴切实际,如何在医学文献中兼顾体现国内外经验,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是我国的编作者们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内镜下单纯应用端膨胀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的手术技巧及防止融合器移位的策略。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后路镜(双牵开摆动式椎间盘镜)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133例,其中男70例,女63例;年龄21~80岁,平均49岁。
目的: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是临床中的常用药,已被用于治疗癫痫及双向情感障碍几十年。近来研究表明VPA可以抑制去乙酰化酶,而去乙酰化酶在干细胞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跟骨感染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13年06月-2015年09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跟骨感染伴皮肤缺损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左足10例,右足7例;年龄33-67岁,平均39.3岁;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多发伤8例,合并踝关节周围及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合并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7例.
背景:神经组织具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其生长和改建过程均伴发电现象。在神经缺损发生时,神经缺损局部的"电学微环境"缺失,势必会影响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因此,在神经缺损局部构建"电学微环境"对于神经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MIS-OLIF和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术后1年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 我科分别自2011年7月和2015年7月应用MIS-TLIF和MIS-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两组病例共25例,均为L4退变性Ⅰo滑脱.MSTLIF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5岁(48岁-70岁).
目的:研究电刺激对雪旺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明确该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究电刺激激活态雪旺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雪旺细胞接种于导电材料polypyrrole/chitosan上,同时给予电刺激。
目的 探讨并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下分型及靶向置管策略。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共有5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我院接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根据椎间盘突出的三维空间位置进行分型(X轴、Y轴、Z轴),X轴分为中央硬脊膜区(X1区);神经根区(X2区);椎间孔区(X3区);椎间孔外区(X4区);Y轴分为椎间隙平面(Y1区);椎间隙平面以外1个椎间隙高度以内区(Y2区,
目的:分析儿童硬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儿童硬性纤维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2004年至2015年治疗硬性纤维瘤65例,总结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复发时间及部位、复发次数、治疗方法(手术、放疗、药物等)、肢体功能等。
目的:以关节镜下检查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为标准,探究物理检查—改良"杠杆征"试验在术前诊断前交叉韧带急性期完全损伤、急性期部分损伤、慢性期完全损伤、慢性期部分损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改良"杠杆征"试验是以检查者拳头为支点放在仰卧位患者小腿中上1/3的位置,另一只手用测力器施加一个在股四头肌远端向下的力。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单侧椎板开窗入路,置入双枚端膨胀融合器微创腰椎融合的手术方法,评价该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后路椎间盘镜(MED)技术治疗腰椎失稳症32例.年龄58~72岁,男19例,女13例.其中单节段5例,二节段17例,三节段8例,四节段2例,其中L2/3节段2例,L3/4节段10例,L4/5节段29例,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