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血尿来源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种检测方法判断血尿来源的比较研究。 方法:采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形态变异率、免疫荧光染色和红细胞电泳,分别对318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血尿来源患者,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确诊的208例肾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总符合率为69.2%(208/144);Ig免疫荧光符合率为98.1%(208/204);红细胞电泳时间符合率为97.6%(208/203),免疫荧光和电泳法符合率明显高于红细胞形态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荧光与电泳法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方法对110例非肾源性血尿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7.3%(110/107);1.8%(110/2);2.7%(110/3),红细胞形态学法明显高于免疫荧光和电泳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肾源性血尿红细胞被免疫球蛋白(Ig)包裹,表面电荷降低,使Ig免疫荧光和红细胞电泳法对诊断肾源性血尿较特异准确,红细胞形态学虽较差,但易开展适于各级医疗单位,对非肾源性血尿诊断率优于免疫荧光和电泳法。
其他文献
目的:以仿真人体模型为实验对象,研究PET/CT中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为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提供数据依据。方法:用GE Discovery ST型PET/CT,对仿真人体模型(Model RS-550)进行扫描。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250 mA范围内11种固定值及自动管电流,螺距(pitch)分别为0.938、1.375、1.75,模拟临床PET
目的:探讨核医学科建设中SPECT、SPECT/CT设备的配置及选型。方法:根据SPECT、SPECT/CT的原理、结构和技术特点,分析讨论医疗机构核医学科SPECT、SPECT/CT配置与选型规则。结果:1)核医学科选择SPECT、SPECT/CT机型需关注的主要技术规格、性能指标、配套设备及放射防护用品。2)配置SPECT、SPECT/CT可选机型。结论:给出了医疗机构建设核医学中SPECT、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PET/CT中受检者的有效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PET/CT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PET放射性药物导致的剂量与CT导致的剂量之和。PET部分由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计算获得。CT部分采用仿真人体模型(Model RS-550)实验获得,成像设备为GE Discovery ST和Discovery Elite型PET/CT.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250mA范围内固
目的:现在,一种在几何光学基础上经过良好设计的光学剂量仪(扫描式质子束成像仪)准备用来测量调制的质子束斑和碳离子束斑的二维剂量分布情况。其剂量响应研究将使仪器适用于多变的质子束和碳离子束流能量和剂量情况,针对此设计实验探究仪器探测信号随剂量变化的响应特性。方法:使用上海质子重离子中心加速器提供的临床使用精度质子束流,采用离散点测量法获取不同能量和剂量情况的信号数据,后拟合响应函数曲线。结果:扫描式
目的:通过分析血管紧张素Ⅱ、肾素和醛固酮与血糖、血脂和尿酸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它们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14年住院期间进行高血压3项(血管紧张素Ⅱ、肾素和醛固酮)检测,而且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619例。收集高血压3项异常的患者信息(年龄、性别)和患者高血压3项、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尿酸检测的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年龄性别进行整理分组,SPSS19.0软件进行高血压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了解维生素D在非高血压人群与高血压病患者间的水平变化及不同临床表现组别(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期标准)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分析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高血压危险分期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64例),内科门诊及住院部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345例),实验组分为Ⅰ期(97例),Ⅱ期(122例),Ⅲ期(126
目的:对新产业MAGLUM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指标的方法学性能进行验证。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方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Ⅳ)的批内和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灵敏度以及生物参考区间等指标,并进行验证。结果:MAGLUMI测定HA、LN、PⅢPN-P、CⅣ批内、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3.0
目的:研制开发基于新国标的核医学成像设备SPECT质量控制测试系统软件,以满足SPECT设备年度状态检测监管需求。方法:以新国标为依据,按照标准中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各指标测试数据的处理分析模型,采用程序模块化设计、软件跨平台运行设计、检测报告自动生成等技术实现软件系统。结果:实现了新国标所要求的固有均匀性、固有空间线性、固有空间分辨率、平面系统灵敏度、平面系统空间分辨率、断层空间分辨率和全身
随着B超在儿科心脏诊断中诊断的发展,它在心脏影像学上具有很多优于CT成像的特点。比如使患儿不受CT大剂量的X线辐射,诊断时对患儿的麻醉状态也具有优势。本研究旨在运用超声心动图了解缺氧新生儿左心室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还可以在半径,圆周,纵深三个方向上对包括新生儿在内的儿童心肌应力值(strain)和三尖瓣运动状况进行测定。B超在此方面的诊断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CT脑灌注成像和SPECT能够在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性TIA的慢性低灌注状态,及早预测发生风险系数、干预治疗和防止脑梗死的发生,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疗效,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CT脑灌注成像、SPECT在颈动脉狭窄性TIA技术应用、具备血流灌注情况、优势、疗效评估、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同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较,低剂量脑CT灌注成像与SPECT属于无创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