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T增强扫描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IAF)MDCT增强扫描的特征,并分析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IAF)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16例,胃肠道间质瘤16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去除杂乱血流伪影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16例心血管病患者及75名正常志愿者行心脏MR平扫,以改进的定位方法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成像层面,包括标准水平长轴位(HLA)、垂直长轴位(VLA)及短轴位(SA)图像,在此基础上缩小匀场框只包括大血管;调整扫描线角度;把常用的B-TFE更换为TFE最彻底的解决方式。
目的 分析并总结常见颅底咽旁间隙肿瘤MR影像表现,提高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率。方法 对15例病理确诊的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肿瘤的形态、MRI信号特点、增强表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收集14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FOG(+))患者,16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FOG(-))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志愿者(HC),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观察各组间的局部一致性(ReHo)的脑图,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事后(Post-Hoc)t检验分析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
目的 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行GSI检查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目的 结节性硬化多脏器受累病例报道方法 回顾性总结、讨论结果 本例患者系年轻女性,前后两次就诊均为结节性硬化症所致肾脏、肺等脏器异常改变,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肾、颅脑、肺、肝脏、脊柱等均有典型性表现,皮肤改变也较典型,左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左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根据2010年ESR对LAM的诊断标准,该患者肺部病变可确诊为PLAM.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面扩散系数(ADC)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乳腺病变患者60处病灶同时行MR扩散加权成像及同层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及有效护理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郑大一附院神经介入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经股动脉穿刺入路行介入手术治疗病人穿刺相关并发症资料,分析并发症形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治疗措施。
目的 总结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3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各病期的X线及CT征象。结果 ORNJ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11例。
目的 对比眶IDEAL与STIR和化学饱和法的脂肪抑制效果和图像质量,探讨IDEAL在眼眶应用效果。方法 对260例患者行眼眶MRI扫描,分别采用化学饱和法、STIR和IDEAL,眼眶冠状面脂肪抑制T2WI采用化学饱和法41例、STIR序列52例以及IDEAL 50例;眼眶增强后冠状面脂肪抑制T1WI采用化学饱和法50例以及IDEAL 67例。
Objective To Explore adaptive prospective ECG gating technology of dual-source 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