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影响与调控机制

来源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危害江苏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海岸坍塌、和海平面上升;气候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风暴潮;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赤潮、湿地滩涂面积缩小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①加强对海岸带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研究;②加强海防工程建设,加高海堤提高质量;③建立沿海生态防护网,增强对风暴潮抵御能力保护沿海湿地资源;④加强对海洋灾害及防御知识的教育和对防灾减灾的管理等.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近十年间辽河沈阳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分析水质污染原因,提出解决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人类生活和工业又制造了大量的废水污染了水环境,研究废水的回用,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也是经济发展必备的条件。如何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水资源保护的核心问题是水权。水权不同于水资源所有权。在我国,水权制度的建立还处在起步阶段,水权理论还十分落后。因此,加强水权制度研究非常必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含义,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城市污水再生后用于钢铁行业是节约水资源,符合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本文验证了超滤与反渗透联合的深度回用处理工艺在中水回用于钢铁行业上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了超滤及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条件。UF系统COD去除率20%~25%,产水浊度在0.12NTU以下,去除率99.9%,色度去除率60.6%,化学清洗周期40~45天,出水SDI始终小于3;反渗透系统除盐率97%以上,系统回收率70%以上。系统稳定运行3个月
河北省地域辽阔,各城市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大,生态城市建设应分类进行.本文在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中选取了7个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得分将他们分为三类,分别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方向.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组成结构和承载力的基本内涵,从理论角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框架.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概念体系、量化理论和技术理论四个部分.基于理论框架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基础理论中关于可持续标准的分歧和二元模式下水循环规律认识的模糊性是当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指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研究实践中的注意问题。
本文阐述了海岛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并以辽宁省的海岛县长海县为例,提出海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是发展"飞地"经济在大陆建立工业园区,开发无居民海岛发展旅游业,开发滩涂资源、浅海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建立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在规划中加强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管制,依法治渔,科技兴渔,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等.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在阐述政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制度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实施途径,进而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并提出完善"绿色税制"的具体措施。
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若干主体功能区,其目的是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依据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本文以辽宁海城市为例,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基础上,结台海城市的经济结构与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将海城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宜居发展区五类主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