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植入装置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分析

来源 :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脏植入装置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心脏植入装置感染患者60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处理策略及随访资料,对患者合并疾病、手术次数、囊袋血肿等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心脏植入装置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心脏植入装置感染后不同处理策略的临床预后。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 拟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年龄≥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入院时卧立位血压检测结果,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和非体位性低血压组.采集病史及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生化等检查.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入选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组23例(20.35%),非体位性低血压组90例(79.65%).体位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且口服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0例,按照年龄分组,将65-80岁的定义为低龄组,80岁以上的定义为高龄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抑制率,记录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的AA抑制率与低龄组无明显差异
会议
会议
目的:老年患者多存在多种慢性病共存即共病状态,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是潜在不适当用药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如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入选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男女不限,能够完成简单问卷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病史,完成问卷调查,主要关于
会议
会议
本文对近两年来阵发性房颤复发病例进行常规环肺静脉电隔离和电压标测基质电隔离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6年3月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病例二次手术10例.前4例为传统方法组,在三维导航系统(san jude ensite 3000navx)下建模后,应用A-Focus环肺静脉电极进行肺静脉电位的标测,然后补点消融.后6例应用电压标测组,在三维导航系统(san jude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