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EETs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四届中国骆驼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EETs在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花生四烯酸对胰岛β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双向的,即生理浓度的花生四烯酸对β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有促进作用,而超生理浓度的花生四烯酸对β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起抑制作用.并且,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CYP)途径代谢为HETEs及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EETs).EETs除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生殖和发育、体温及血压的维持等重要生理过程调节外,在诸如炎症、疼痛、肿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进程是高血糖症和胰岛p细胞功能障碍,并且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糖尿病己成为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疑难病症和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骆驼具有独特的CYP2J2/EETs系统,此系统在骆驼耐受高血糖的功能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为其提供一种免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内在保护机制。骆驼CYP2J2/EETs系统将可能也会导致驼乳中EETs含量的增加,因此驼乳等产品将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吉日木图等发现骆驼基因组中加速进化基因主要富集在机体的代谢通路当中,尤其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因此骆驼将能够成为一种研究代谢综合征的新型模式生物。许多研究结果表明CYP2-EETs系统在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影响糖尿病发生的机制目前在国际上尚无定论。
其他文献
羊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中的流产嗜衣原体感染山羊和绵羊所发生的一类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文章首先分析了羊衣原体病的基本症状和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和鉴定、间接血凝试验(IHA)、补体结合试验(CFT)等,然后提出疫苗防疫、加强动物安全、饲养管理等防控技术。
2014年本试验室从表现为严重呼吸道症状的山羊临床病料中首次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山羊源副流感病毒3型,通过基因组测序,病原学特性研究证实其不同于其他副流感病毒3型,将其命名为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PIV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引起各年龄阶段儿童或幼龄哺乳动物发病,导致小儿或幼龄动物轻重不等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咳嗽、重症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已有研究报道豚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人副流感病毒3型
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急性毒血症.主要以胃肠出血,尤其以小肠出血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鹿场常呈散发流行,给养鹿业造成一定的危害.为有效的防治该病,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进行介绍,并介绍了其诊断技术,对病情较长的鹿和受威胁的鹿群可采取消炎抑菌和对症疗法。可大剂量注射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并采用强心、解毒和补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鹿舍干燥,防止饲草和饮水被污染。严禁将饲草投放到
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后瘫痪而死.鹿狂犬病是养鹿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为有效防制该病,本文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详细介绍,如果患病鹿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加强饲养管理,对疑似狂犬病的鹿要及时隔离,对鹿尸体焚烧或深埋,对鹿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须严格消
为筛选在不同生长时期鹿茸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试验以不同生长时期(分别为托盘10d、20 d、40 d和60 d)的鹿茸组织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分析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β2-微球蛋白(B2M)、还原型辅酶Ⅰ(NADH)、60S核糖体蛋白L40(RPL40)、谷胱甘肽还原酶7(GPx)和β肌动蛋白(ACTB)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运用ge
近几年,对转制后饲养双阳梅花鹿品种典型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某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饲养以西丰梅花鹿品种为主最典型单位某同仁堂西丰皇家鹿苑,以及双阳区鹿乡早市的鹿茸销售市场考察.转制前均为各自品种的种鹿场.通过对完全圈养舍饲和鹿苑是母幼鹿多围栏散放的比较,指出鹿苑的因地制宜,母幼鹿分区和成年公鹿舍的创新,带来的饲养方式的巨大改进,同时,也相应带来了新高的幼鹿育成率,鹿只低的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其中尤其是
为对梅花鹿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期阴道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和发情时期划分,并按划分时期进行了输精试验.通过研究形成了梅花鹿发情前期、发情盛期、发情末期与间情期阴道细胞检查图谱,总结出了各时期阴道细胞变化规律.发情期各阶段输精结果,发情盛期的Ⅰ期到Ⅲ期受胎率分别是83.3%、86.5%、79.1%,受胎率明显高于发情期输精总的受胎率71.5%,确定梅花鹿普通冻精输精最适时期是发
为进一步提高茸鹿冻精质量,本研究对影响精液冷冻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评估得出:精液冷冻宜采用两步冷冻法,细管距液氮面2~3cm,冷冻时间5~7min;冷冻稀释液优先顺序为Trilady>TrisB>TrisA,Trilady稀释液从经济适用和冷冻效果上看最优;鲜精质量与冷冻效果密切相关,鲜精活力与冻存复苏率、解冻后精子活力呈正相关,R2分别为0.6306和0.9902;平衡时间在4℃宜平衡
随着人类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逐渐认识,国内国际市场对鹿产品不断提高的规范要求,有机绿色鹿产业和鹿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已经引起养鹿业者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无公害鹿产品的各项质量和卫生标准,鉴于鹿产品主要分为食用和药用两大类,笔者主要根据现有的相关无公害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要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等的要求,对无公害鹿产品生产的意义,相关概念和无公害鹿产品生产的卫
唐代学者吕温在其名篇《由鹿赋》中通过利用鸟兽"同类相招"的特性而设计的捕获法用于捕鹿过程的描述,较详细的记载了古人对于群居性的鹿科动物招引行为的认识与利用,并引申评骘,谈论"卖友",且识见深刻,取譬恰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