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ω-3鱼油脂肪乳的全胃肠外营养对SIRS患者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三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SIR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7年6月入住我院ICU的SIR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TPN组(A组,n=20)和ω-3鱼油脂肪乳+TPN治疗组(B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胃肠外营养.患者每日所需热卡量按20kcal/kg,氮入量每日0.2g/kg.A组常规给予TPN,B组在给予TPN的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1-2ml/kg/day,共7天.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1、IL-6的浓度.统计两组患者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所有 数据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后不同时相点的TNF-α、IL-1、IL-6均较常规TPN组明显降低(P< 0.05,P<0.01).入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降低SIRS患者TNF-α、IL-1、IL-6的水平,从而达到阻断SIRS向MODS转化的作用,减少MODS的发生,缩短入住ICU的时间,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菌株Ⅰ类整合子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Δ1-sull)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11株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6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71株,铜绿假单胞菌64株,鲍氏不动杆菌61株,阴沟肠杆菌19株)进行qacEΔ1-sull基因检测。结果:31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180株qacEΔ1-sull基因阳性(57.9%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乳酸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5-2009.12直接由急诊科收住ICU的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66例,所有患者入住ICU第一时间测定动脉血乳酸值,之后,动态监测血乳酸,直至降至正常后24h.根据入住ICU初始血乳酸水平分为A组:≤6mmol/L,B组:>6mmol/L;以6h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a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b组)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recently in hypoxia injury due to its close link with recovery after hypoxic-ischemic damage in organs,while the cellular mechanism remains
目的:观察呼吸机纯氧抢先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疗效。方法:选择63例ACMP患者由于高压氧舱正被他人治疗占用或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暂时不适于高压氧舱治疗,在准备期间给予过渡期氧疗及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氧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1例,采用呼吸机给予纯氧加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简易口鼻面罩氧流量8升/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有创通气,逐渐减低SIMV频率及PSV水平直至脱机成功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并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压力参数,直至成功脱机,在机械通气同
目的:研究益口含漱液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细菌学的影响,探讨一种VAP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62例.对照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每日4次;实验组:应用益口含漱液代替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每日4次,同时擦拭气管插管和鼻饲管近患者端约30cm的外壁.疗程10天.插管后每天声门下滞留物、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合理营养支持方法。方法:选择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早期进空肠营养,对照组25例,常规进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血淀粉酶与APACHE Ⅱ 积分变化及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真菌感染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淀粉酶下降较快(p<0.05);至第1周APACHEⅡ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6月-2011年6月198例治疗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491株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91株,以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居前5位的菌株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43株(29.12%),大肠埃希菌98株(19.96%),铜
目的:研究间歇性高容量血液净化对脓毒症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1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CBP治疗组(A组,8例),间歇性高容量CBP组(B组,10例).两组患者在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连续72小时,每12小时更换滤器一次.B组在初始上机及每次更换滤器后置换量设为85ml·kg·h治疗4小时,续行35mi·kg·h治疗8小时.结果:B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减少较快
目的:研究盘状钢丝电极在急诊抢救中对多发肋骨骨折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盘状钢丝电极的特点。方法:将35例急门诊心脏骤停伴有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自主研发的盘状钢丝电极行经皮胸壁穿刺右心室心内膜下起搏术;对照组:应用传统普通电极行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心脏起搏术.分别观察两组的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参数、起搏并发症及患者预后.结果:经皮胸壁穿刺盘状钢丝电极右心室心内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