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报告

来源 :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一例因"乏力、气短1月余"入院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wBC: 20.5×109/L;HB:63G/L; PLT: 11×109/L.骨髓细胞学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早幼粒细胞占22%,嗜酸细胞占5.5%;原幼单核细胞占48%.组化染色:病态细胞:POX(+),PAS(弱阳性),CE(部分阳性),NAE(阳性),NAF(抑制).CBFB/MYH11:阳性;PML/RARa阴性.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
其他文献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有14%的原始细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有粒系及红系的病态造血,免疫分型提示幼稚细胞群体表达髓系抗原,染色体异常提示为克隆性异常等,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骨穿提示原始细胞增高,幼稚嗜碱细胞23,免疫分型见25.7%的嗜碱细胞,诊断需考虑ABL。
本文以一例因“反复低热、乏力20余年,伴生长发育迟缓”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初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无效后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为透明血管型疾病,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外周T/NK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NK cell lymphomas,PT/NKCLs)起源于外周(成熟)T/NK细胞的各个分化阶段.肿瘤性T细胞形态复杂多变,常丢失正常T细胞免疫学标志,缺乏特征性免疫学表型,伴有大量反应性细胞增生.本文针对治疗细胞淋巴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现状,最近有报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可能是有效的治
根据WHO淋巴瘤分类的原则之一,即应该采用所有能够得到的技术和方法从多个角度认识和定义疾病,对已经明确的疾病做出明确定义,对于目前尚不明确的疾病待以后研究资料充分了再进行定义。因此,WHO分类具有生命力,可以不断更新,补充新的内容,甚至修订以前不恰当的认识。根据这一原则,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中定义了30多个疾病和亚型或变异型。在过去的7年中对有些新的疾病又有了认识,比如EBV相关的淋巴组织增
年轻的女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合并月经不调,若治疗无效,患者长时间阴道出血,加重贫血,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危及生命.治疗除了使用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外,无其他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有时非常棘手.本文根据女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特点,采用诺雷德联合毓停治疗了两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月经过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一例主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行ATG治疗后10月,发热1月余入院患者为例.根据患者发病特点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Hb 99g/L,WBC0.75×109/L,PLT 13×109/L.经骨穿及活检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确诊后进行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一例因"发热2天"入院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WBC:89×109/L,Hb 75g/L,PLT 14×109/L凝血:APTT:84s (25-43.5s),PT:26(11-15s)s,Fib:0.92g/L(2-4g/L),D2聚体8.4mg/L(0-0.4mg/L).确诊为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
8p11骨髓增殖综合症,是一种非典型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骨髓中髓系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为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是累及8p11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一1CFGFRI)的易位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国内外报道较少,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极易误诊。目前诊断主要靠细胞遗传学,只有alto-HSCT能抑制恶性克隆的细胞。此病例提醒在诊断一种疾病时,应多阅读国内
FOXC1(Forkhead box C1)是叉头状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株可以观察到FOXC1的缺失或表达异常,但其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情况,报告少.本研究观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FOXC1基因表达,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FOXC1表达水平与治疗反应的关系,初步评价FOXC1基因对AML患者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指导作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