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srtA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斯特菌分拣酶A(SrtA)可以影响其表面蛋白的锚定,从而影响李斯特菌的毒力。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临床分离到的4b血清型的李斯特菌野毒株LM90SB2的srtA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后,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32a中构成重组表达质粒pET32a-srtA,转化入BL21 (DE3)中,IPTG诱导使其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SrtA蛋白在BL21 (DE3)中大量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其为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的大小相符合。成功的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srtA,并使其在BL21 (DE3)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为下一步制备特异单抗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会议
为了筛选分解霉菌毒素效果显著的有益菌株,采用硅胶G板展开试验,对不同有益菌种的黄曲霉毒素发酵液分别进行了展开观察,结果发现,某芽孢杆菌株发酵液(毒素作1:2、1:4和1:8稀释)组在365nm紫外灯光下的荧光均已完全消失;乳酸菌株降解毒素1:2稀释组仍呈现荧光、1:4稀释组呈现弱荧光,1:8组稀释的荧光已消失;而某酵母菌株对三个稀释度的毒素均无降解作用,与对照组一样均呈现明显的荧光。该实验结果为采
本研究在体外是将饲用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共培养检测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并用牛津杯法检测其抑菌效果.在体内将芽胞杆菌饲喂黄羽肉鸡,后检测其抗氧化力和肠道细菌数量来确定其对大肠杆菌的抵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共培养阶段24h后,芽胞杆菌会显著地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由对照组的109 CFU/mL降低到105CFU/mL,至48h后,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到103 CFU/mL,至72h后培养液中检测不出
从病原学和病理学角度对阜新某个体养鸡场12日龄仔鸡急性死亡的病因进行研究分析。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从病死鸡的嗉囊刮取物做病原菌培养并分离,并利用培养的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看到: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酵母菌样的菌体和假菌丝,形状呈卵圆形,个体较大较清楚,酷似瓜子状。之后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检验、生化鉴定、药敏实验等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其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与鸡念珠菌相似,初步证实该病原菌为鸡念珠菌;药敏
本研究收集2007 ~ 2013年间福建省及邻近省份的疑似禽霍乱病死亡鸡、鸭、鹅,进行细菌分离,PCR进行种和荚膜群的鉴定,琼脂扩散试验鉴定其Heddleston氏耐热茵体抗原型.结果共分离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95株,其中鸭源74株,鸡源17株,鹅源4株.其荚膜群全为A型,1型耐热茵体抗原型占67.4%.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的报道相同,禽源(不含火鸡)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仍然以A:1为主.
为了了解养猪场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及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 (reuter centrifugal sampler)-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猪舍舍内、舍外上风向和下风向不同距离收集空气样品,并在每个猪舍舍内随机采集粪便样品,舍外不同距离采集淤泥、河水和土壤样品,分离其中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19种抗生素的
采用对生活污水的浓缩和富集,通过双层平板法,从生活污水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猪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烈性噬菌体,经过测定,该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效价为109PFU/ml.提取该噬菌体的基因组,尝试通过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该噬菌体的裂解酶基因,通过对该基因的测序和NCBl Blast比对,确定为噬菌体SA5裂解酶.将该裂解酶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中持续爆发,并且与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共感染给家禽造成了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饲养在隔离器中的SPF鸡评估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的5株病毒的气源性传播能力。结果表明A/Chicken/Shandong/01/2008 (SD01)病毒具有传播能力与NA蛋白有关,NA蛋白D368E,S370L,E
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弱毒株,并使其开发为活疫苗载体,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crp△asd缺失株,并以此建成宿主平衡致死系统.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asd的大肠杆菌x7213为供体菌,C79-13△crp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crp/asd基因双缺失突变株,并通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crp△asd缺失株被成功构建,命名为C79-
为开发应用于猪的稳定携带异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crp△cyaC78-1的基础上,运用自杀性质粒pRE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缺失株△crp △cya△asdC7 8-1,再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YA3493电转至上述菌株,构建△crp△cya△asdC78-1 (pYA3493)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PCR及测序结果共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