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条主线谈二年级设计实验教学--以建筑学专业认知规律为线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改革

来源 :201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认知规律为线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改革是以"自在具足"为根本点、立足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与体验而进行的启发式的教学.其教学环节围绕"生活与想象"、"空间与形态"、"材料与建构"、"场所与文脉"四条主线展开,本文主要论述这四条主线的涵义及其在二年级的设计教学中是如何展开的.本教改跳出类型化建筑设计任务的模式,以“自在具足”为根本点,即相信人生来具足,教学是一个启智的过程,打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激发兴趣,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潜能,用设计呈现心意。
其他文献
文章在概括观演建筑设计课程诸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析观演建筑设计课程各阶段的技术介入,建立起观演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技术逻辑与体系,并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技术引导下
本文以2015~2016学年建筑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建筑大师作品解析课程为例,介绍了以建筑学专业认知规律为线索,通过对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建筑空间意识与设计方法,提
本文以基于"预期学习产出"(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探寻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并结合数字建构与设计
在刚刚完成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中,以上海市旧城区改造为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城市发展新常态,探讨在高容积率条件下城市空间的小尺度与多样性策略.转型思考从具有针对性的调
会议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建筑学教学中结构意识的薄弱及建筑设计与结构课程脱离的现状问题,结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结构创新设计课程指导历程,探讨并分享了结构先行这一实验课程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针对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总结,并对进—步提高其教学和课程设计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现阶段教学过
在建筑设计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本文针对现存的突出问题提出"适应性教学链条"的概念,论述了其在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与教学团队四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并
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观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其作为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建筑形态创作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是学生
认知拓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论文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三年级"长题"课程的历史经验,并反思了"城市综合体"作为教学主体的训练意义和价值.随后,对教学体系的优化目标和
结合本次大会"多元融合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笔者在概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建筑设计试验课程的基础上,提出在现有的体系下,加入以环境行为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