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遗迹的开发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其地质遗迹主要表现在:一是地貌类型多,有花岗岩地貌、凝灰岩地貌、丹霞地貌;二是地貌景观丰富,由灰白、灰黑色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峡谷地貌、灰白凝灰岩塔状地貌与紫红色砂岩、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地貌变相辉映;三是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景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景中,构成了铜钹山多姿多彩的奇山秀水,形成了“水中丹霞九仙湖,江南奇秀铜钹山”的地质奇观。是江西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一处极佳的地质遗迹。
其他文献
地处四川攀西裂谷南段的格萨拉省级地质公园是一处具有国家地质公园潜质的岩溶风景地。笔者参与对格萨拉省级地质公园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从地质遗迹景观及形成角度查明了格萨拉岩溶景观的分类和特征,剖析其形成的条件,探索其演化规律。进而作了初步的综合评价,格萨拉岩溶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开发价值。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
描写断层崖和山前平地的地形地貌、岩石分布、植被发育、人文气息等地学旅游景观;例述断层崖旅游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与周宁县交界附近的士竹州晶洞花岗岩因广泛发育形态各异的岩穴而闻名,是“福安型”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命名地,并有望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地质公园和旅游名胜区。本文介绍了士竹州岩体在我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带中的位置,分析了岩体地质和岩石学特征,探讨了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成因,浅谈了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
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水县的西北部,近邻首都北京,交通十分便利。地处太行山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汇部位。雄踞于紫荆关断裂带的北端。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造就了野三坡园区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整个园区面积为344km2,包括:百百峡构造一冲蚀嶂谷景区;龙门天关花岗岩构造断裂峡谷景区;鱼谷洞构造岩溶景区;拒马河等景区。野三坡园区浓缩了华亲30亿年以来地质一构造演化史,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地质教科书,一座天然
在UNESCO-WHC和UNEP-WCMC等官方网站的基础上,作者利用互联网搜索技术进一步补充和筛选全球花岗岩遗产景区信息,建立了基于Access的Geodatabase数据库,最后通过GIS技术对全球160个花岗岩遗产景区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花岗岩遗产景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北美洲的西部山区、五大湖区和阿巴拉契哑山脉北段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海岸,欧洲西北部,非
城市绿色空间除了固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外,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其中生态旅游是实现其社会经济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北京郊区适宜发展生态旅游的绿色空间包括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本文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百花山-白草畔园区作为研究案例,探讨绿色空间通过生态旅游体现出来的复合功能,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的科学主题公园,通常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能够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地学知识普及和解说的科学性,推动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文对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中国图书馆图书资料分类方法,在分析地质公园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归类,建立了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的三级学科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大部类,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25个,
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保护、科普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我国目前拥有20个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各国之首。考虑到我国丰富的地质遗迹,世界地质公园还应加强申报。本文对我国现有20个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大类出现齐全,但类和亚类的齐全程度较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地质遗迹出现数量不均衡。根据现有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中的优势类型和缺失类型,结合我国的地质条件,提出
巨人堤这一自然现象是怎样被发现的呢?直到1692年一位士教经过那里,文明世界的人们才知道它的存在。第二年英国皇家学会的一篇论文介绍了它。本文介绍了北爱尔兰巨人堤的概况,浅谈了参观后的感想。
巨人堤(Giants Causeway)海滨位于北爱尔兰最北端,北邻大西洋,南距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约100km。本文介绍了巨人堤海滨基本情况和旅游开发情况,浅谈了柱状节理的开发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