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高分子和炭材料的孔结构设计、构建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性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孔结构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传质通道等特点,从而赋予它们优良的吸附、分离、传质等性能。多孔聚合物和炭材料在气体储存和分离、药物分离释放、催化剂和载体、传感器、生物分子固定化和细胞骨架的支撑、环境保护以及能量储存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其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功能开发倍受人们关注。创新多孔材料的设计思路,精确控制材料的孔结构参数,调控多孔材料的表面特性是当前新型多孔材料研发的热点方向。 本文针对多孔聚合物和炭材料的设计和制备,重点总结介绍本课题组的部分研究工作和结果。利用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是构筑各种新型多孔材料的良好手段。通过嵌段共聚物的分子设计、组装工艺和后交联控制,可以设计制备出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结构、不同有序度的多孔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在构筑介孔结构时,利用高分子作为模板剂,可以方便地使用热分解去除模板造孔,同时能实现孔形貌和尺寸的精确控制。孔结构参数对多孔材料吸附分离等性能的重要影响是不容质疑的。然而,合理设计和改造多孔材料的化学结构或功能基团,可显著提升多孔材料的性能,甚至创新新功能。利用嵌段共聚物PEO-PPO-PEO为结构导向剂、甲阶酚醛树脂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为Si02前驱体和尿素为氮源,通过多元共组装法构筑新型的碳/Si02纳米复合结构,合成出富含氮的有序中孔碳/Si02纳米复合材料。含氮官能团可有效增强电解液的湿润性和复合骨架的导电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HPGe探头γ谱仪研究了Am衰变时的γ能谱变化,发现其存在周期约24h的漂移规律。
采用反相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Au/FeO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子发射光谱(ICP),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u/FeO催化剂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HCH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该系列催化剂对浓度为0.3mg/m甲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有显著的催化效果,当活性组分金的负载量为3.6wt.%时,甲醛的初始转化温度为85℃,100%转化温度为1
本文采用高纯锗γ谱仪连续重复测量放射性同位素Coβ衰变过程中γ能谱的变化,发现γ能谱存在周期约24h的漂移规律。在排除了谱仪稳定性、温度和湿度等可能因素的影响后,本文对能谱周期性漂移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认为它可能起因于天然地球螺旋运动的不对称作用及其周期性。
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碳酸酯,也是合成聚碳酸酯的重要原料,传统的光气合成法由于光气剧毒且腐蚀性大将逐步被淘汰,目前绿色的合成方法是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法。酯交换法的均相催化剂主要是有机钛、锡化合物,催化剂活性高,但与产物分离困难,因此寻找高活性的非均相催化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使用V2O-TiO2复合氧化物作催化剂,研究催化剂用量对碳酸二甲酯和苯酚的酯交换反应的影
本文以玻璃板表面负载纳米TiO作为催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以125W汞灯照射,30min内,可将起始浓度分别为1.355mg/L和0.678mg/L的芥子气蒸气降解完全.20min以内,能将起始浓度为1.171mg/L和0.585mg/L的沙林蒸气降解完全.
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解析了2[CuCl]2·(CHNO)·nHO加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单晶体系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C2/m,α=31.574(2)nm,b=19.5130(12)nm,c=17.6364(11)nm;α=90℃,β=117.4430°,γ=90°;V=19643.0(10)nm.Dc=1.453g/cm,Z=1,F(000)=4322.
实验考察了CH+CH+THF+水混合体系在一定温度(276.15~282.15K)、压力(2.0~3.0MPa)和THF水溶液浓度(IHF摩尔分数60﹪~12.0﹪)范围内的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情况.结果表明:富水相中THF的加入大大地阻碍了水合物孔穴中CH的进入,使得乙烯在气、固两相中的分配发生了逆转,乙烯在气相中被提浓,而无THF存在时乙烯则是在水合物相中得到富集.
本文采用LA-BrF(激光五氟化溴)-IRMS直接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地幔橄榄岩和麻粒岩包体中硅酸盐矿物的δ0和δ0的同时测定,文中对此方法和质谱分析进行了介绍了讨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Ca作为示踪剂,以AMS方法为测量手段,对致癌物作用下细胞增殖过程中胞浆内Ca浓度增加来源的测定方法,旨在为研究癌症引发机理以及因缺钙所致疾病机理提供依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将创新系统分解为创新潜力与创新水平两大子系统,并以此构建了创新型社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定义了创新效率为创新产出于创新投入之比。最后,考虑到系统的灰色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2004年-2007年的创新型社会建设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尽管从量上来看河南省创新型社会建设四年中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质上来看创新效率却在不断弱化,因此,河南省创新型社会建设迫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