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取证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来源 :2015年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取证是指科学地运用提取和证明方法,对于从电子数据源提取的电子证据进行保护(preservation)、收集(collection)、验证(validation)、鉴定(identification)、分析(analysis)、解释(interpetation)、存档(documentation)和出示(presentation),以有助于进一步重构犯罪事件或者帮助识别某些与计划操作无关的非授权性活动.信息安全是解决事前的防护问题,而取证解决事后后究责问题.新诉讼法中对电子证据的提法是"电子数据".
其他文献
针对单一地震振幅信息仅能定性预测储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波振幅比信息定量预测储层含气性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川中蓬莱地区须二地层的含气预测,在恢复PP波、PS波地震剖面正常振幅比例关系前提下,依据正演模拟含气特性的量化模板,采用最大波峰振幅比实现了储层量化预测振幅比大于2为含气有利区,后续6口开发井5口井与钻井吻合,符合率达83.3%.该方法实现了振幅信息的定量含气预测,具备生产推广
通过对新疆油气田石南4井区三工河组开发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利用直井、裸眼井、水平井开发低渗、薄层砂砾岩气藏的开采特征.实践表明,应用地质评价技术,优选矿场试验区,分别采用不同井型开发,提高了油气层钻遇率,并取得较好的试气试采结果,提高了单井产气量及储量动用程度.在开发管理过程中,合理调控产能,采用增压开采、涡流排液采气等技术,为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打下了基础,对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滴南凸起石炭系火山岩的岩性分类及其岩性特征分析认为滴南凸起石炭系储集层岩性类型比较复杂,由于受火山岩形成方式和构造的影响,岩性分布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上都无明显的规律性,目前本研究区发现的储集体多为岩性控制,因此识别岩性是本区勘探的重点.本文利用岩性薄片样本对井进行岩性标定,根据本区275个岩样薄片鉴定,提取对应井相应深度的测井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发挥其在非线性映射上的优势对常规测井资料进
笔者研究X火山岩气藏水运移规律,主要利用水体能量评价容积法、数值模拟法、动态法对水体能量进行评价,根据典型出水井水侵特征和地质情况,总结了气田产水井直线型、平方型直线-指数型三种主要水侵模式,利用数值模拟建立水侵分析预报方法,建立关键参数和气井出水时间的二元非线性关系,绘制成裂缝型底水气藏水侵分析预测图版,总结气井出水规律,从而对该复杂底水气藏未来开发趋势和潜力做出科学预测,给出攻关方向及对策.
结合了气藏纵向多层地质特征,考虑充注动力逐级增加过程,建立了动力充注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选用常规空气渗透率分别为1.12,0.683,0.505,0.244,0.216,0.075,0.034×10-3μm2的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储层完全饱和水后在室温条件下开展了多层组合充注实验,测试了气源压力逐级增加充注过程中储层含水饱和度、孔隙压力等参数,分析了动力充注成藏门限条件和不同充注阶段的含气饱和度、孔
针对目前涡流工具排水采气工艺设计理论缺乏,现场应用与分析主要依据经验,影响应用效果等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气井生产模拟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涡流工具的排液效果,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排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井井筒加装涡流工具后能够有效提高气井的排液能力,相同气量下平均提高携液量23.2%,降低临界携液流速20.3%;槽深越小,排液效果越好;槽宽为48mm时,携液量较高,临界携液流速较低,排液效
随着煤层气开发区域不断扩大,潞安矿区处于开发初期.矿区内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区域构造褶曲发育,构造煤发育,煤体结构破碎,煤质较软;储层改造工艺主要采取活性水加砂压裂对煤层进行改造;目前部分井气量上升较慢,排采达产周期长,制约本区煤层气的规模开发.分析认为产气量提升慢,主要是由于储层改造工艺单一,针对于构造煤、软煤发育的储层,常规压裂工艺适应性较差.本文提出了储层改造对象由煤层转向围岩顶板,优化了射孔
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层薄、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直井产量低,为提高单井产量,开展水平井开发试验,形成了薄层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部署、设计、地质导向、快速钻井和压裂改造等关键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成功指导研究区井位部署,优化了井眼轨迹,提高了单井产量.2014年完钻水平井59口,平均水平段长度1211m,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60.2%,平均无阻流量48.7万方/天,是直井的3.6倍,开发效果良好.
随着气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多数气田相继出水,气田水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气田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西南油气田公司产出气田水全部采用回注方式进行处理.随着国家新环保法的出台,对气田水的处理方式要求日渐严格,为保证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气田水处理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目前水处理的现状展开调研,对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水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了当前气田水
川西部分致密砂岩储层采用常规改造工艺很难获得理想效果,且改造后稳产能力差.本文针对该类储层,在裂缝破裂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模实验,并采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水压裂工艺可在增加改造体积的同时,在支撑裂缝内部形成纵横向交错的高导流能力立体通道,明确了其适应性;同时,结合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优化了混合水压裂工艺的注入方式、注入级数及液体比例等参数,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混合水压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