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毛竹混交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尤溪县梧园村的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竹混交林在表层0-20cm土层中土壤的容重低于毛竹纯林,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孔隙度比也都比毛竹纯林增加,说明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使得土壤更为疏松,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杉木毛竹混交林在表层0-20cm土层中土壤的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表明混交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土壤的酸性得到改善.以上分析说明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水透气能力,发挥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其他文献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地下茎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的散生竹类植物.毛竹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更新的方式一般是无性繁殖.研究毛竹种群繁殖生长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揭示毛竹种群的繁殖特性和生态适应机制,对毛竹的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毛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
以浙江省不钩梢和钩梢两种不同营林模式下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对不施肥和施肥样地上的毛竹枝、叶生物量在冠层和大小枝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钩梢毛竹枝、叶和枝叶总生物量在冠层上的分布符合Peel-Reed模型,而钩梢毛竹符合二次曲线分布.施肥对不钩梢和钩梢毛竹均增加了其枝、叶生物量,对于不钩梢毛竹而言,叶增量主要分布在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生态效益佳的笋材两用竹种,在我国竹产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1年生、3年生和5年生毛竹为材料,采用竹蔸法施加氮肥,分析不同氮素施肥水平对毛竹胸径生长、竹笋和竹材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素量的增加,毛竹冬笋、春笋和竹材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当施氮素量增加到250kg·hm-2 时,毛竹冬笋、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生态效益佳的笋材两用竹种,在我国竹产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1年生、3年生和5年生毛竹为材料,采用竹蔸法施加氮肥,分析不同氮素施肥水平对毛竹叶片OJIP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施肥量的增加,J、I和P点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当氮素施肥量为250kg·hm-2时,荧光强度升至最高.以单
运用RS、GIS技术,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研究区16年来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寻求产生这种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为顺昌县景观规划、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6年间,林地在研究区景观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阔叶林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转变为阔叶林和建设用地,提高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用地主要由农用地和林地转变的,其随着面积的
为了探讨林地覆盖雷竹林退化机理,给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对不同覆盖年限(CK、1a、3a 和6a) 雷竹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生物量碳(Cmic)、氮(Nmic)、磷(Pmic)等特征因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制约性关系.结果表明:(1) 雷竹林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分别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90.11~98.03%、1.04~9.22%和0.67~1.37%.
为了减少竹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产生,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竹材染色,本文提出了竹材环保型连续染色方法.根据染色前后染液的光密度差值计算上染率,从而推算续染染料的添加量.由于光密度差值与上染率的非完全线性关系,对添加量计算公式辅以加成系数K进行修正后,进行初染和连续染色试验并对试样进行了颜色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续染染料的添加量是确保竹材环保型连续染色效果的关键工艺,对添加量计算公式修正后显示初染和连续
博爱竹林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野生竹的基础上,引进淇园竹种,逐渐扩大规模培育起来的.博爱竹林是中国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竹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毛竹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YC-β)基因的同源序列,命名为PeLYC-β.PeLYC-β的cDNA序列全长1884 bp,开放阅读框为1494 bp,编码49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4.5kDa.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PeLYC-β编码的蛋白序列的中、后部氨基酸具有很高的功能区段保守性,存在FLYAMP序列、FA
Background: Bamboo occupies an important phylogenetic node in the grass family with remarkable sizes,woodiness and a striking life history.Among the bulk of the regenerated Ma bamboo (Dendrocalamus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