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理方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评估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三种早期干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在4家妇产科专科医院选取在产后6周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并将评分0.3分的划为重度,评分4.9分的划为轻度进行分级.将这些产妇随机纳入对照组、产后体操组、阴道哑铃组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组,治疗时间为6周.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进行阴道内指检和PHENIX检测仪量化评定产妇盆底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的情况.盆底肌收缩力恢复(差值)低于3分为无效,6~8分为好转,9分以上为治愈.结果:选取产后6周随访的产妇共1198例,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826例(68.9%),其中Ⅰ类肌重度肌力下降有545例((66. 0%),轻度肌力下降有281例(34.0%); Ⅱ类肌重度肌力下降有509例((61.6%),轻度肌力下降有317例((38.4%)。随访至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产后9个月)。重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Ⅰ类肌力在治疗刚结束时各个干预组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 001),其中哑铃组的效果最好,电刺激和体操组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9202),但在治疗结束6个月,电刺激组的疗效好于其他各组(P<0. 001),哑铃组、体操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 1966和P=0.3890); Ⅱ类肌在治疗刚结束时只有阴道哑铃有效,但在治疗结束6个月,三种方法均有效,电刺激效果最好(P<0. 001)。轻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Ⅰ类肌力在治疗刚结束时,体操效果不明显,但治疗结束6个月,三种方法均有效,电刺激效果最好(P<0.001); Ⅱ类肌在治疗刚结束时到治疗之后6个月,三种方法均有效(P< 0. 001),电刺激效果最好(P<0. 001)。从时间上比较,电刺激在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内,仍有后续持续增强肌力的效果(P<0. 05),阴道哑铃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肌力持续下降(P<0. 05 ),体操锻炼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肌力下降,之后未下降。结论:未进行产后早期干预治疗的产妇盆底肌力不仅无法恢复,甚至部分有肌力减弱加重的表现。对于轻度和重度盆底肌力减退三种治疗的疗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最优,阴道哑铃锻炼和产后体操相对较弱。所以,针对程度不同的盆底肌力减退产妇,进行个体化的早期干预治疗对女性近期和远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对侧颈袢神经-喉返神经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3月至2008年3月接受对侧颈袢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的资料完整的56人,采用动态喉镜评分表、嗓音RBH听感知评估、嗓音客观分析和肌电图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动态喉镜显示术后声门闭合、患侧声带位置、患侧声带边缘、声带振动规律性和对称性、声门闭合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术后的粗糙声、气息声和嘶哑声比术前均有显著改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疑诊支气管异物收住的患儿中行肺多层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检查者300例,年龄8个月至10岁,均无明确异物吸入史导致的二度以上呼吸困难.影像学诊断为异物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术,无异物者应家属要求行支气管镜检术或保守治疗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的特殊性(大体积、多数件、多种类)及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食管异物多数分别采用食管镜探查+取异物术及胃镜探查+取异物术,有1例行胃切开取异物术,有2例食管镜探查(1例+食管后壁脓肿切开术,1例+咽后壁脓肿切开术)。结果:21例食管异物患者均行纤维胃镜及食管镜探查术时取出异物并治愈出院。食管镜取出异物12例,纤维胃镜取出异物4例,食管镜探查+食管、咽后壁脓肿切开术各1例,胃
目的:采用组织学方法,探讨长期症状性声带麻痹患者是否有喉返神经自发性再生与否及再生程度,为临床喉返神经修复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在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的甲状腺术后声带麻痹患者29例(女15例,男14例),失神经病程为7~74月.以正常喉返神经标本30例为对照组.术中神经探查明确每例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位置和类型.切取损伤远心端约0.5cm长神经干,采用甲苯胺蓝染
目的:加强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120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以慢性咳嗽和咽部各种不适为主诉病例均有相关鼻-鼻窦、鼻咽疾病,其中慢性鼻炎328例,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408例,变应性鼻炎296例,腺样体肥大168例.经过抗感染、改善鼻阻、开放窦口、促进引流
目的:探讨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的外科术式选择,评估不同外科术式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10年1月间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声门闭合不全患者826例(男378例、女448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电子喉镜或/和动态喉镜、电声门图、嗓音主客观评估(包括GRBAS、Jitter、Shimmer、NHR)、空气动力学和喉肌电图检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结果:
目的:探讨杓状软骨内移联合双蒂胸骨舌骨肌瓣转入声门旁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单侧声带麻痹9例,在甲状软骨板正中旁开0.5cm裂开甲状软骨板,在杓状软骨肌突内收固定的同时将带双蒂的胸骨舌骨肌瓣转入患侧声门旁内.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嗓音听评委主观评估、声学参数客观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侧声带膜部及声带突部术后即刻均明显内移,声带体积增大,发音时增大更为明显,声门后裂隙消失3例
目的:探讨TNF-α、IL-10在大鼠喉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移植喉组织的不同部位和血清中的表达变化,评价其血清水平在预测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进行Wistar SD大鼠喉移植,术后依照注射环孢霉素A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0mg组、5mg组及10mg组,以未进行喉移植手术的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第3、7、11天取各组移植喉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喉急性排斥反应强度,免疫组化检测TNF-α、IL-
目的:探讨“协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术前、术后完成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生活问卷(PISQ)评价手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协和”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性生活不同因素、不同问题的影响.结果: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共408例,术前完成性生活问卷的患者90例(22.1%).20例术后因各种原因术后1年无性生活,其中14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此疾病的临床特点、盆腔B超及MRI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所见,并介绍了随诊患者的术后情况。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临床极为罕见的生殖道畸形,其治疗方法与其它三种类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完全不同。因其罕见性,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在诊断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加重患者的并发症等。文中对N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诊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