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二磷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75%,病死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治疗新药不断出现,但患者的生存质量未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便成为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并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后,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共用药7天,观察各组大鼠在脑缺血2h,再灌注24h、72h和7d后,神经学行为改变的观察、脑组织匀浆中SOD、MDA和NO含量的检测和脑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病理改变。本文记录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情况,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大鼠脑梗塞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的疗效及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指导。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川芎嗪干预BMNCs移植对MCAO小鼠血清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离同种系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尾静脉注射BMNCs于造模成功的MCAO小鼠体内,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进行干预,以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结果:川芎嗪干预的BMNCs移植能够使血清TGF-β1值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干预的BMNCs移
目的:从局灶缺血再灌大鼠皮层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变化,探讨脑梗死络损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皮层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用寡霉素抑制无机磷检测法测定皮层线粒体腺苷三磷酸合成酶(F1Fo-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皮层缺血区神经细胞肿胀,部分胞浆溶解、消失,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边聚;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目的: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细胞生存活性和NO含量的变化,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MTT法测定细胞生存活性变化并结合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细胞上清NO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OD值明显低于正常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1);清开灵各组分都显著降低上清中NO含量,而且胆酸、黄芩苷、栀子苷(12.5μg.m
目的:建立一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模型.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组,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组,采取饮用高渗盐水(1.5%)同时灌服附子汤的方法造成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在肝阳上亢证模型基础上采取脑内注入Ⅶ型胶原酶法诱导大鼠脑出血,造成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采用症状和体征观察、神经功能评估、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实验
目的:把血管性痴呆(VD)的证侯分两大类:核心证候和边缘证候,观察核心证候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中医辨证分虚实两型:肝肾亏虚、髓海不足;痰瘀阻络、蒙蔽清窍.方法:将8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虚证实证两组.对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和痰瘀阻络、蒙蔽清窍证进行证候症状学分析,分析其核心证侯和边缘证候.结果:实证组与虚证组在痴呆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别.卒中病程则虚证组略长于实证组,但无显著性差别.首次
目的:临床验证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核心症状观察表,规范中医术语.方法:根据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核心症状观察表,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收集155例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信度、效度评定.结果:验证并优化出“言谈不知首尾,时作时止”,“转盼遗忘”,“语后便忘,回忆不能”,“神思不聚”,“持筹握算差”,“犹豫不决”,“言语懒”,“言语如凝”,“言善误”,“兴趣索然”,“思维迟钝”,“反应迟钝”,“忧
勿容置疑,维甲酸类药物的出现,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新的维甲酸药物的问世,为皮肤病患者带来福音,也为皮肤科医生对很多种类的皮肤病治疗增添了信心.目前以阿维A为主的维甲酸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重症银屑病等几十种皮肤病,并且还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困扰皮肤科医生的一些难治性疾病.因此,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应该非常清晰、准确、到位的系统学习掌握维甲酸类药物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自如地应用该药,并且有效地防范风险.本文在
目的:研究针刺、中药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对比研究观察针刺(运动Ⅰ、Ⅱ区、百会、四神聪、廉泉、舌下穴)、中药(解语丹加减:方用白附子、天麻、胆南星、石菖蒲、郁金、蝉衣、僵蚕各10克,远志6克全虫5克红花5克羌活、木香、州芎各15克)结合语言训练16例(采取Schuell刺激法)、单纯语言训练(15例)、对照组(15例)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作用,并分别
目的:开展熄风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胶囊,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中医证候、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和比较,判断该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熄风通络胶囊治疗组具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