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合物咔哒诺林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化合物咔哒诺林K1和咔哒诺林K2(简称K1或K2)是通过将喹诺酮与噁唑烷酮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进行拼合而合成的新型新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本实验旨在测定K1和K2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恩诺沙星、利奈唑酮、环丙沙星以及加替沙星等抗菌药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参考标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其他文献
[目的]课题前期试验已证实,氧化应激是黏菌素主要神经毒性机制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本试验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黏菌素致雪旺细胞损伤及其红景天苷在拮抗黏菌素诱导雪旺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针对国际社会缺乏鸡消化道大肠杆菌对关键兽用抗菌药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的耐药性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东北地区鸡消化道大肠杆菌分别对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鸡消化道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奠定基础,以期为其耐药性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标准参考。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在体外实验中鸡毒支原体能够感染细胞(鸡成纤维细胞DF-1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通过TLR2介导的ERK信号通路诱导发生细胞自噬.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对黄芩苷抗MG感染并对TLR2和自噬调控作用进行了在体实验研究.[方法]在试验鸡7日龄时通过左侧气囊进行接种1x106 CCU/mL鸡毒支原体培养液0.2ml进行感染,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制剂,泰乐菌素等以饮水的
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菌素(PYO)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而绿脓杆菌胞内第二信使c-di-GMP亦参与多种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目的]探究c-di-GMP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对PYO的调节机制。[方法]LB肉汤培养绿脓杆菌PA14菌株与不同浓度三磷酸鸟苷(GTP,c-di-GMP的合成底物)和亚抑菌浓度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和羧苄西林)共培养;采用萃取法提取PYO并定量其浓度;用高效液相
[目的]了解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健康猪群的流行率和血清型分布[方法]于2016~2017年采集我国7省市(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上海、重庆和四川)健康猪鼻腔拭子1618份,划线接种于TSA培养基,培养后挑取疑似菌落进行PCR鉴定,并使用多重PCR方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通过分离鉴定获得副猪嗜血杆菌243株,分离率为15.0%.共鉴定出1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7型(49/243)和1型(
[目的]不同晶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制备不同晶型的沙咪珠利并进行抗柔嫩艾美尔球虫活性测定,以观察晶型对抗球虫药效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溶剂,分别采用冷却结晶、蒸发结晶和熔融结晶方式制备样品并进行单晶培养,经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进行晶型鉴别,单晶样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
会议
[目的]硝唑尼特为一种硝基噻唑苯酰胺类广谱抗寄生虫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癌细胞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对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硝唑尼特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对硝唑尼特的利用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为研究该替米考星肠溶颗粒拌料给药对人工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感染,60头试验猪分为6组,每组10头.①健康对照组.②感染对照组.③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低剂量治疗组(200mg/kg拌料).④替米考星肠溶颗粒中剂量治疗组(400mg/kg拌料).⑤替米考星肠溶颗粒高剂量治疗组(600mg/kg拌料).⑥替米考星预混剂药物治疗对照组(400mg/kg拌料)
[目的]NDM是一类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药物的金属β内酰胺酶,尤其是具有能够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碳青霉烯酶活性.NDM在进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氨基酸替换来改变其对碳青霉烯的水解活性,NDM-17是存在三个氨基酸(V88L,M154L,和E170K)位点替换的NDM-1新亚型.
[目的]从十三种中药单体(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氢溴酸槟榔碱,川楝素,对叶百部碱,鸦胆子素D,绿原酸,大蒜素,胡椒酮,L-扁桃酸,D-扁桃酸)中筛选具有潜在抗弓形虫效果的化合物。[方法]采用MTT 法测定各中药单体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的增殖影响。在抗弓形虫入侵试验中,采用加药培养基重悬虫体后接种HFF 细胞,36 h 后进行Gimesa染色,观察各中药单体对虫体入侵的抑制